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湖南保存最完整古鎮之朱亭

湖南保存最完整古鎮之朱亭

日期:2016/12/14 17:53:05      編輯:古建園林

一個鎮上保存有9個古碼頭,這在湖南省內都極為少見。78歲的文金生劃船10裡來到朱亭購買日用品

一個鎮上保存有9個古碼頭,這在湖南省內都極為少見。78歲的文金生劃船10裡來到朱亭購買日用品

古鎮唯一保存完整的清代民居

古鎮唯一保存完整的清代民居

朱亭港街“太碼頭”

朱亭港街“太碼頭”

港街裡的鹹鴨蛋作坊

港街裡的鹹鴨蛋作坊

    這一次出發,我們循著公路尋找湖南的古村鎮。湖南師范大學旅游管理學院許春曉教授,向我們首推朱亭古鎮,“它是現在湖南保存最為完整的古村鎮之一。”

    從京珠高速朱亭口下來,走省道S211線,半個小時之後到達朱亭。這天下雨,朱亭的候渡碼頭,煙雨中平添幾分落寞。朱亭,因大理學家朱熹偕同張栻在此下船停港講學而得名。民國時期商賈雲集、水運發達,素有“千年古鎮”之稱的朱亭,細致處,皆可見絲絲縷縷的歷史痕跡。

    劃船十裡來買米面的老人

    朱亭不大。當我們走進這個小鎮時,鎮上的人一眼就看出我們是外來者。鎮上只有三條主要街道,港街與湘江平行,大約1公裡長,青石板路上長著細細的青苔,兩旁依次排開大大小小的房屋上百間,除了一家南雜百貨行,兩家鹹鴨蛋作坊門店,其他多數大門緊閉,已經無人居住。整條街,也沒見著幾個人影。

    湘江在這裡拐了一個U形彎,向北流去。昔日這裡被稱為“小南京”。文物部門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在朱亭發現了古碼頭群,其中一葦亭碼頭修建於宋代。朱亭的得名,似乎也跟碼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傳說南宋乾道二年,大理學家朱熹偕同張栻同游南岳,途經朱亭,在碼頭下來之後夜宿港上木橋邊,後應當地人士請求,結亭講學。5月19日,天下小雨,風從湘江對岸吹來,碼頭頗有幾分清冷。

    正對碼頭的如街口,是一家剃頭行。工具全是我們小時候才見過的那種最原始的剃刀和磨刀布,凳子上長著厚厚的銅銹。與它相對著的,是一家據說有上百年歷史的蘇式建築,如今是一家類似過去“供銷社”的小賣部,台面上放著算盤和秤砣秤。湘江河對岸和鎮上的人需要的米面、白糖等,都是來自這裡。

    78歲的文金生和他的兩位老友駕著小木船,從河對岸的彭皮港劃過來,10裡水路需要半小時,之後,到鎮上買了些大米和餅干,再劃回去。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幾十年。

    除了彭皮港,還有5個小鄉鎮,平常與朱亭的往來都是通過這個碼頭。客運船在一旁停著,收費2元/人次,只要天晴,這裡就會少些清冷。

    碼頭直通平常人家的屋後

    碼頭,自古以來,承載著的就是水上物流往來的作用。水運發達繁榮,則民生不會艱苦。

    古鎮之所以古,也跟碼頭有關。當地人帶我們去看位於朱亭正街和港街的古碼頭群,現存的9座碼頭,呈“7”字形分布,每座碼頭由六七十級麻石鋪就。很多碼頭,就在平常人家的屋後,上面布滿青苔,旁邊放著水桶,碼頭上方晾著女人小孩的鮮艷衣裳。順著衣裳望過去,是一條挖沙船的尾巴。

    前幾年,湘江漲水,最厲害的一次將港街最原始的一排房子沖垮了。後來政府多方面考慮,將整條古街征收,作為省級文物保護了起來。此外,鎮上還有幾處景觀,當地人帶我們一一看到,朱張橋、一葦亭、祖師殿、汪家井,歷史的痕跡時而厚重時而飄渺,一如人的思緒。

    碼頭清冷,正對著的卻是寬闊洶湧的湘江水面,挖沙船、漁船和客船汽笛陣陣,來來往往。只是對於這座落寞古鎮來說,那已是過眼煙雲、他人熱鬧了。感歎間,只數米之隔的京廣鐵路上,列車呼嘯而過,驚起附近稻田裡的白鹭。

    回來路上,我們按照當地人的指點,沿著湘江和京廣鐵路之間的一條鄉村公路北行,這應該是我們見過最糟糕的公路之一,各路運煤車、運沙車從路上經過,路面密密麻麻布滿數米長的大坑——當地人說,由於大家不再走水路,這條公路又缺少維護,才導致了現在的模樣。

    3個小時,一路顛簸,幾乎要將胸腔中對古鎮的點點思緒全部顛出來。

    [記憶]

    碼頭上的船只綿延2公裡,在這條街上,84歲的馬勤耕算是個家喻戶曉的名人。我們看到他的時候,老人家正坐在門口,用錘子小心捶打著一個鋁制的飯鍋。

    提起碼頭,老人的記憶清晰,也很興奮。“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左右,這裡水運最發達。攸縣、茶陵的鐵鍋,還有板木、柴炭、糧食等都用木船運到朱亭中轉,然後再運去衡陽等地。”老人說,那時候的碼頭,每逢趕集時船只綿延2公裡路,從晨曦到日暮,碼頭一直熙熙攘攘。由於水務繁忙,朱亭還專設水警經常巡邏,維持水運秩序。

    港街裡的鹹鴨蛋作坊

    距離港街出口碼頭不足10米遠的地方,是文愛國的鹹鴨蛋作坊。她家的鹹鴨蛋因為蛋紅泥好,一直很受歡迎。文愛國的鹹鴨蛋前幾年通過水路運往株洲、衡陽等地,公路通後改成了汽車運輸。運輸成本差不多,只是省了水路挑運的工夫。

推薦閱讀:

廣西陽朔興坪古鎮

山西良戶:活著的太行古村落

浙江臨海紫陽街的文化元素

大理白族古鎮:諾鄧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