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建彩畫及現代徽州
日期:2016/12/15 2:03:52   編輯:古建築結構1徽州古建築彩畫歷史
徽州古建彩畫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及艷麗的地方色彩。在四、五千年前,徽州及南方就具有相當水平的建築活動,古建彩畫在漢代就材“以椒塗壁被以文秀”記載。徽州民居到宋朝基本上都是磚木結構,特別在南宋時期遷都到臨安,江南的文化、生產等各方面更加繁榮,那時建築用磚小青瓦就很突出。
由於當時許多豪族富戶南遷,在民居營造上不惜工本雇用藝高工匠來對台比賽,在裝飾上就很講究,誰家的堂屋營造得華麗,誰家就有名氣,這樣能工巧匠們爭芳斗艷、百花齊放、各派爭流,促使建築工藝進展。
明清時期徽州民居主要以大堂屋,小臥室崖格局,大門有磚雕門樓,窗上鍍有磚細字牌或花板,建築外裝飾是磚雕精細、彩畫缤飛、小巧玲珑、巧奪天工(如款縣呈坎“寶訖閣”著名畫家黃賓虹的故鄉現有存照可鑒)。到晚清時期許多民居磚雕部份改用門嵋,窗嵋等彩畫取而代之。形成了徽派獨特風味的徽州建築彩畫。
2徽州古民居建築與古建築彩畫的作用
在安徽南部的款縣績溪、休寧、黔縣等地仍保存不少明代至清初的民居宅屋。這一帶宅屋基本形式為平面正房三間,或單側廂房或兩側廂房,用高大牆垣包繞。庭院狹小,成為天井。形式雖簡單,外觀仍多變化,利用屋頂高低錯落,窗口形狀位置,屋檐的變化披檐雨蓬和牆面鑲瓦披水等方法使之活潑多變化。
徽州匠工建造的明居特點之一是樓上和樓下分間常不一致,有時樓上分間立柱點下層無柱支持,只能立於梁上,是別處未有的。各梁間架中間兩縫常用偷柱法,而山面則每步有柱落地。因此,內部空間較開敞而結構的整體穩定較好。
徽州民居宅以木雕精美著名,這種木雕重點的部位是:面向天井的欄桿靠凳,樓板層向外的掛落柱梁的節點(或為叉手、駝峰)。木雕刀法流暢,豐滿華麗而不瑣碎,水平很高。徽州民宅喜歡色彩淡雅的彩畫。當地住宅用料講究,木質紋理天然可觀,原不必彩飾,但經常在樓板底面(天花)繪淺色木紋以改善室內折射亮度,不致過於晦暗。常在淡色底上用閉案式圖案,閉寞用花卉組成,較鮮明,著色不多且醒目,效果顯著。閉寞分布不機械整齊而是自由地、大致均勻地布於天花面上。
3徽州古建築畫的式樣
徽州古民宅多為富商所建,木磚、石雕裝飾富麗,但布局比較自由,沒有繁褥排場所需的形式與拘謹的格局,是民宅區別於官僚府邸的特色。
徽派古民居彩繪壁畫有門媚畫、窗媚畫、屋角牆頭花及輪廓墨線等式樣:
3. 1媚畫
門媚畫是繼承了明清時期磚雕傳統,采用了“掛落三仿”格局,有手卷式、字牌式。手卷式的組畫形式是,在有小青瓦的門媚上畫束腰脊,束腰頭以鳌魚翹角,束腰內以荷花、青松等配畫。門媚沿線,下有斗盤楊、掛落。在掛落底下是一幅手卷畫展。以手卷畫為組畫者為手卷式。字牌式是以托渾、上楊、掛落,中間鑲以字牌組成,在字牌上有凸字,凹字兩種(也稱陽文、陰文),字牌兩面三邊各有花板一塊。組畫是以字牌為主,稱為字牌式。
3. 2窗媚畫
窗媚畫式樣千姿百態,常見的組畫格式有,一‘字眉、人字眉、半月眉、半圓眉等等。
3. 3牆頭花
牆頭花有斗式、馬頭式,也稱文式、武式。斗式有斗蓋、斗、斗托金花板、垛頭屋角,稱文式。馬頭式有,馬頭、馬鈴、金花板、垛頭屋角,稱武式。
3. 4輪廓黑線
輪廓墨線是由垛板老墨、子墨組成,其作法是先在邊排沿磚底下刷一道蘭灰色邊,邊寬12cm。接下劃出一板一欠的白凹線遠看就象假清細磚貼成。在蘭灰邊下留1 cm白,用濃墨汁彈2cm寬的粗線。再離粗線6cm畫一細線,這一粗一細兩條線稱為老墨、子墨。當線畫到牆拐角處兩老墨對角處合攏成一條,子墨間距不變,垂直畫到牆角底或牆腳石。房子畫假清磚輪廓線,這樣就把整個房子打成一個整齊美觀的房格,並彌補了拐角處抹灰所形成的小鋸齒殘缺現象。由於在筆墨技法上采用“干法”畫線條,顯示建築物輪廓清晰,造型堅實,細部豐富的形象,增加房屋裝磺的立體感。
4徽州古建彩畫的用筆色彩與技法
4. 1筆法與色彩
古雲“墨分五彩,靠水的作用”,由於白灰牆上吸水速度快,吸水量多,與在紙上作畫技巧不同。為了減少吸水速度,可在白灰粉刷好後馬上開始作畫。如果牆上干燥筆墨渾染不開,可多刷幾遍清水,使粉牆吸飽水再進行。但又不宜過濕,不然灰漿把筆裹住,運筆不能流暢,畫後成一片灰色,使畫面不清秀。由於徽建彩畫歷史悠久,素有獨特的運用筆墨技巧。如先用白描勾勒再以青靛青翠為圖案,敷色時常用“退渾“的手法,即分深淺。深的一面加墨,淺的一面加白,還有襯地、襯色和細色。這與南朝時著名畫家張僧睬的“凹凸花”畫法有一脈相承的關系,“遠望眼暈如凹凸,近視即平板,這使彩畫裝飾增加了很強的立體感,形成了非常華美的藝術效果。
色彩是以墨為主,用礦物質顏色敷色。因為石灰是鹼性材料,所以不宜用植物質顏料(即水彩顏料),因植物質顏料與石灰要起化學反應,畫好後是一時鮮艷,日後容易退色。一般采用礦物質顏料,如紅赫石,鉻黃、石青等,這種顏料塗在白灰上,千秋萬代,不會退色。
4. 2彩畫圖案紋樣
徽建築古彩畫的圖案紋樣中有飛禽走獸、龍鳳雲氣,絞錦織文等紋樣。自西漢佛教流行,建築彩畫受到了西域藝術的影響,也出象了佛象,山靈鬼怪等其他圖樣。徽派民居彩畫大都采用卷草、花卉、蓮瓣、萬字邊、寶珠、回文邊等組成格式。框中之正畫大多以山水、花鳥等圖畫藝術形式作為彩畫中主要典型圖型圖案。這樣大自然裡有建築新居的裝點,而在建築彩畫上又顯示出山水之美。
古徽建築經受幾百年歲月考驗,古建彩畫無有“豆腐渣”的低劣工程,徽匠古彩畫手藝的先師,雖然沒有現代技術和新型建材,而所創作的彩花質量尤佳,因牆體堅固,經日曬雨打卻永不脫落。
5對現代徽州民居建築的幾點思考
現代徽州建築中以民居建築為主,作為現代民居在新建或改建中需要有改進的五個方面。
1)在住房中不能照搬硬套過去的布局模式,要按現在觀念規劃設計、房間客廳廚房、衛生間、樓梯等面積。樓梯坡度要適當。空間構成要有適應性及可變性。
2)現在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家用電器中,電風扇、洗衣機,彩電、冰箱、電吹風、電飯煲等己普及。住宅設計必須為此要有安排,要創造安全而方便的布置和使用條件。
3)“經濟性”是每位用戶關心的問題。如何節約用地,降低徽州民居房價是一個在建築設計中需要探討的問題。
4)《民用建築節能設計標准》頒布後,徽州民居建築中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執行住宅節能標准適應現代建築理念,值得探討。
5)在城市總體規劃中,在農村民居建築中要體現徽州古建的鄉土風貌。居住區布局、設計還要體現徽州居民與自然環境協調的天人合一的傳統理念。使新建和改建的民居能體現出徽匠工藝之特點,實用上按現在要求構思布置,既繼承徽匠藝術·傳統又適合當今人們居住要求,使人們對徽州民居建築有更新的認識。
現在徽州城鄉大地,一些新居結合了傳統的地方特色,保持著馬斗牆、小青瓦、大堂瓦,小臥室的格局。並采用彩繪壁畫的裝飾風采,顯得格外端莊秀麗。
【參考文獻】
[11杜汝儉,等.園林建築設計【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 社,1986.
[2】姚承祖原著,張至剛增編.營造法原【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