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結構 >> 古建園林中的吉祥寓意

古建園林中的吉祥寓意

日期:2016/12/15 2:03:55      編輯:古建築結構

 古建園林是我國重要的旅游資源。我國的古建園林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古籍記載.早在黃帝時代就有了最簡單的園林一囿與園。其後.我國園林藝術經秦漢奠基.魏惡轉變風格.唐宋出現繁盛局而.到明清至臻成熟.形成山建築、山水、花木等組

合而成的綜合藝術品。

    我國古建園林藝術的最大特點是以“自然之理”或“自然之趣’夕達到妙造自然的境界.構園的基本准則是“雖山人作.宛自天開”.即“自然美’夕是我國古建園林造景的藝術匠意。但在體現“自然美’夕這一基本准則中.“人作”畢竟是造景的一種主要乎法、技巧。如園林構景中山、水、花木、道路等園林要索.既可以巧妙地利用座基選地中現成的地形、地物.也可以以人工進行皇砌、開鑿,漪載和修鋪。在這些“人作’夕過程中,我國古代的建築匠師們以一種獨特的思維活動.即聯想.通過引發人們的聯想.而使人體會到事物美的方而.得到一種感情的慰藉。而吉祥如意的思想觀念是古代建築匠師們在園林構築中經常運用的表現乎法.這是中國文化背景的產物。

   “吉祥’夕一詞在《易·系辭下》中解釋為“吉事有祥”.“吉’夕意為善、利.“祥’夕指吉兆。古建園林中吉祥觀念的表現乎法反映了當時的人們在社會上所處的地位、文化水平.乃至時代、風俗、習慣.對事物的認識、聯想程度;也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們和追求對吉祥如意的希冀和期待。以下主要從園林造景手法的幾個方而來分析吉祥觀念的體現。

    1.道路鋪設。在園林造景中.道路是組織景色觀賞點的連線。園林中的道路.按其鋪而材料分類.有石板、整磚和“花街鋪石”。這同道路所處的地位、寬窄都有密切的關系.各有特點和意趣。其中尤以“花街鋪石”的變化最甚.圖案紋樣亦多.圖案內容以

表現吉祥觀念為最多。

   “花街鋪石’,亦稱“花石子路”。漫步在中國園林裡.常常叫以看到路而上有彩色石子鋪成的各種圖案。圖案選題般為中國山水、花鳥蟲魚、歷史掌故、民間傳說等。北京故宮裡御花園的花石子路.其圖案設計、路而鋪設均為全國之首。有“喜鵲報春”、“龍鳳呈祥”、“雲鶴團壽”、“關公斬將”、“二老觀棋”等.象征吉祥、喜慶、幸福和長壽之意。北京頤和園

采用方磚卵石嵌花路.即中部鋪方磚.方磚兩側鋪卵石的作法。有的將卵石帶用磚瓦分段.擺成壽字、如意、銅錢、扇形、海棠等圖式。花石子路在江南園林中也屢見小鮮。如蘇州園林裡的花石子路主題豐富.寓意諧趣。有的采用“外圓內方’,之古幣為圖案.意為“天圓地方”;有的以蝙蝠和仙鶴象征幸福與長壽;有的則以魚網構圖.暗示“吉慶有余”。

    2.水而布局。水是園林造景的極好囚索.它以含蓄的池而同其它園林要索產生協調的對比.又以生動的湖光、倒影.使周圍景色更加豐富、優美。我國古建園林中水而以靜為主對園林中大小水而處理般采用小則聚、大則分的方法。古代匠師們在對園林大水而處理時常用“湖中三島”的布局.以象征性手法摹擬人間仙境.表現吉祥如意、長生小老。

    在古代.稱蓬萊、方丈、瀛洲為海中三仙山.據說這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那裡有長生小老藥。秦始皇曾特意派人到海上去找三仙山。漢武帝幻想長生小老.迷信神仙方上之說.在建章宮太液池內建蓬萊、方丈、瀛洲三島.給後代造園以深遠的影響。於是園林中尤其是帝土園林裡出現運用象征性的造景手法摹擬人間仙境.在園湖中疊造“三神山’,作為他們追求人間仙境、企求長生小老的種寄托。這種“三山池’,手法.被後人譽為“秦漢典范”。到封建社會後期.仍然小絕。如明清時期頤和園昆明湖中布置有湖島、藻鑒島、治鏡閣三洲;北京西苑(三海)中布置有瓊華、水雲榭、瀛台三神山式的仙境象征。此外.圓明園的“蓬島瑤台”、神仙三島.以及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杭州西湖中風景優美的三個小島和蘇州留園水池中的“小蓬萊’,等.都是吉祥、長壽的體現。

    3.花牆門窗。古建園林的匠師們常利用花牆、門、窗使牆內牆外景色能夠相互溝通、借看.增加園林趣味。園林花牆常開在自粉牆上.有形形色色的漏窗、空心門窗、洞門.用以作為建築環境的附屬點綴.主要見於江南園林。漏窗花牆既叫透露景色.而且囚砌成各成圖案.本身又富裝飾性。漏窗花牆多數是用極小惹人注意的薄磚瓦片砌成人字、六方、八方、菱花、力字、條環、梅花、海柒等。還叫見到塑造的透雕形式.圖案題材借助於象征吉祥和風雅的動物、植物。比如鹿、鶴象征長壽.鹿用以表達祝壽、祈壽的主題;鶴史多的則是與其他長壽動植物配合.如與松配合.稱松鶴長春、松鶴同春;與龜配合.稱龜鶴齊齡、龜齡延年等。

    園林圍牆、隔牆的需要通行的部分則設計洞、門.而牆洞.作為通行之日.最有園林雅趣。洞門常做成圓、方、六角、八角、梅花、如意、花瓶、葫蘆等.成為內外借景團而的“鏡框”.供人們在觀賞的同時又賦子吉祥喜慶、如意順遂、和諧美好等情感聯想。

    園林中建築屋身的門窗.古時候稱作“裝折”。山於人們在遠處.看到的是柱梁圍成的方格的空間比例.而走近時.欣賞的則是裝折的形象.因此裝折中的隔扇和窗牆間的劃分比例.杖條的紋樣.是非常講究的。其中窗扇、隔牆的紋樣等變化最為豐富而其中寓意了許多吉祥如意為主題的趣味聯想。在門窗的裝修時有的把“損”、“祿”、“壽”、“喜’,這四個漢字作成小刑雕刻物.例如表現“喜”則常用喜鵲來代表.囚為當時的人們看到了喜鵲.就會聯想到即將出現“喜事”。這種莫明其妙的聯想力.在今天看來是非常可笑的然而在古代卻是種盡人皆知的觀念.於是裝修中便把喜鵲作為永恆的主題。而蝙蝠作為種吉祥動物.是利用諧音.用以代表“損”。人們常常見到飛翔的蝙蝠出現在窗格之間.或門扇的裙板上。有的設計成五只不同姿態的蝙蝠.圍繞個“壽”字.稱之為“五福捧壽”。據清人筆記中解釋.五福的含意為長壽.富貴.康寧.品德優.命運佳。圍繞這個福字.有句民間諺語一多子多孫.於是便用多子植物石榴象征“孫”.石榴也就成了裝修的雕刻題材之。又把葡萄、葫蘆之類的植物作為“連綿”、“歷代’,之趣味的體現。另外“桃子’,也成了象征長壽的標志物.這方面因為自古以來把桃木看成能驅鬼的仙木;另一面方又有《西游記》的故事.吃了土母

娘娘的桃子便叫長生小老.於是以桃子為題的裝修也就應運而生。

    4.花木栽植。花木在園林建構中有著重要的地位.缺少了花木.園林就不能從宏觀上作整體性的空間配置.就不可能形成符合藝術美規律的畫面感。經過漫長的歷程.由最初著眼於實用價值的花木.其形態內涵愈來愈深厚而美好.因而叫以滿足人們生理性和心理性的多方面需要。如蘇州園林在花木配置方而.除了注意利用花木的季節性.構成四季小同的景色之外.又在花木的選用上.賦於了吉祥的意識.認為栽植紫薇.象征高官厚祿.玉蘭牡丹.諧音玉堂富貴.石榴多子多孫 ,萱草叫以忘憂。承德避暑山莊內的文園.在植物配置構成佳景秀色的同時.也用植物點明意境.如沿岸植柳.滿山碧桃叢林.以此襯托“世外桃源”的特色。又如山樹木、山石、清溪三者組成姿態各異的群獅集聚.引人遐想.意在體現“獅子林’,之意。

    耐寒的松、柏樹是北方的鄉土樹種.中國歷代的詩文都賦子松柏以人格化的比擬.以它們作為“高風亮節”.“長壽永固”的象征。這些都符合於帝土封建統治思想的需要.因此在皇家的宮廷和園林中廣泛栽植。頤和園萬壽山上廣植松柏.萬壽山的前山是建築物荟萃、宮殿佛寺集結之地.故以純粹的大片松柏樹林作為綠化種植的主體既有“長壽永固”的寓意.也能恰如其份地突出前山景觀的特點。頤和園後山的數百株大棵油松,大部分是乾隆年間栽種的,

從1750年開始.在乾隆決定興建清漪園的同時.曾在山上種了小少松柏樹以充分體現萬壽常春之意。此外頤的園和居住建築的庭院則以花木為主.如樂壽堂前遍植牡丹、海棠、玉蘭等一派花團錦簇烘托出濃郁、喜慶的居住氣氛。長廊東西兩側沿山坡處建置的“國花台”.當年栽植山東省進貢的象征富貴的牡丹花;排雲門前栽植象征帝土所期望的“太平祥瑞”的太平花。此外頤和園仁壽殿的庭院中還種了玉蘭、海棠、牡丹三種花木.以取“玉堂富貴”(因牡丹又稱富貴花)。

    5.景點題名。在古建園林中.常常通過用一些含有吉祥色彩的思維命名把理想、企求和園林給結在一起.以體現人們對幸福理想的追求。如中南海的蓬萊閣和作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建構規模宏大.題名充滿了吉祥瑞氣。如“方壺勝境”一區有“集瑞”、“迎祥”、“翡翠樓”、“碧雲樓”、“紫霞樓”、“湧金橋”、“千祥殿”、“萬福閣”、“瓊華樓”等。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