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結構 >> 中國古建築的垂脊獸

中國古建築的垂脊獸

日期:2016/12/15 1:23:18      編輯:古建築結構

中國古代建築有一個重要的特征,就是屋頂上裝飾著很多動物——垂脊獸。

    垂脊獸,又稱作仙人走獸,走獸,戗脊獸等,是宮殿建築庑殿頂的垂脊上,歇山頂的戗脊上前端的瓦質或琉璃的小獸。瓦獸的數目和種類有著嚴格的等級區別,小獸越多,建築級別越高,常見為7、5、3不等,均為奇數。最高為11個,故宮太和殿為等級最高的古建築,象征著皇權的至高無上。乾清宮9個,坤寧宮7個,東西六宮的殿頂上大部是5個。

    據《大清會典》裡記載,這些小獸從前面向後上方依次排列的順序為:騎鳳仙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斗牛、行什。其中天馬與海馬、狻猊與押魚之位可置換。有人說,垂脊獸是劉基提出的建議,實際上劉基死於1375年,永樂十八年,也就是1420年明成祖才修建北京城,這差了好幾十年。所以劉基不可能,這只能是一個傳說。皇史城有記載,垂脊獸是依據“阮安、楊瓊、蒯祥”這三位的研究,在明成祖朱棣的領導下,形成的北京城的房脊裝飾。這種建築裝飾形式被流傳出去,因此現在我們還可以看到在日本,韓國的一些建築物的房脊上也做了類似裝飾。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