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創新試點 引領生態規劃發展
日期:2016/12/14 22:52:19   編輯:古建築結構氣候變化已經成為全球關注的重要議題,許多研究表明中國自2007年以來整體碳排放量已經超過了美國。中國不斷上升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排放量將對我國乃至全球造成重大影響。中國在過去的20年經歷了快速的經濟增長。經濟的發展推動了城市化的進程。城市化的推進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能源使用、資源和環境都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如果沒有管理溫室氣體排放的能源政策,那麼這一空前的城市化必將導致驚人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在中國城市規劃系統中運用創新的方法與工具創造低碳社區是勢在必行的。北京長辛店低碳社區概念規劃項目榮膺國際城市與區域規劃師學會頒發的2009年度優秀項目大獎。該獎項是國際城市與區域規劃師學會授予城市、區域及機構的最高榮譽。
北京豐台區長辛店低碳社區概念規劃是根據可持續發展原則,提出的低碳概念總體規劃。該項目由奧雅納與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共同推進,並在項目進行期間獲得豐台區政府和北京規劃委員會的直接支持。長辛店低碳社區坐落於豐台河西地區,位於北京市的西南區域。該項目距北京市中心約17公裡,是北京西南走廊重要的發展區域之一。未來規劃人口將達到7萬人。項目占地500公頃,包括住宅區、商業區、研究工業園區和輕軌站。項目運用創新方式,結合低碳績效與法定分區規劃,制定低碳社區概念規劃。
北京長辛店低碳社區概念規劃的目標是:在可持續發展架構及績效指標下,制定多用途社區概念規劃,並建立一個低碳的、經濟可行的、社會包容的、環境友好的、資源有效的社區;倡導一組創新的低碳分區,結合可持續發展指標和法定分區規范來處理氣候變化的影響。
該概念規劃基於具有明確願景,目標及可量化績效指標的可持續發展框架。制定出了能源、水、廢棄物、環境和生態等戰略與指標,用於准備和評估規劃方案,實現低碳社區的目標。提議的低碳社區概念規劃采用了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能源需求管理,可再生能源使用,碳減排,低水耗,水的最大化循環使用,交通可達性,廢棄物管理與再生等。這樣的資源管理架構可以將碳排放和氣候變化影響減到最小。該項目還制定了19項可持續發展指標來比較提案與傳統城市發展模式的不同之處。
建立綜合資源管理體系,作為績效評估框架,在模型中將技術解決方案的表現與可持續發展目標結合起來。這一模型結合了空間與資源流參數,聯系不同的技術准則。這種相互聯系的評估工具有利於在項目初期提出問題,以便優化項目績效,持續改進。
該項目強調了在可持續發展中融入社會效益的重要性。中國傳統的城市發展以賠償的方式搬遷現有的農村,也切斷了當地社區的文化與社會網絡。而該項目通過工作坊等形式鼓勵居民參與規劃過程,並實行原地改造,保留了原有的文化與傳統的生活形態。3個現有村落的當地特性與社會結構在提案中均得以保留,避免了全面的清除與搬遷。第一階段結束後,總體土地使用規劃實現了20項可持續發展指標。
總體土地使用規劃制定後,實施低碳社區規劃困難重重,需要運用創新的方式。現有的中國法定規劃體系注重於在當地詳細規劃層面——法定控制性規劃制定具體地塊的發展參數,如密度、容積率、讓移要求等。明確的規劃條件是在法定規劃層面制定的,作為可強制執行的規定之一。但是,中國法定規劃中現有的強制規劃參數涵蓋面有限,無法在地塊層面促進所有能源、資源和減排目標的實現。
這對中國的規劃師來說無疑是種挑戰。因此,北京長辛店低碳社區概念規劃作為試點項目具有重大意義,為此類項目找到了制度上的解決方案。該項目也是先鋒性的個案研究,確保低碳發展模型可以在中國實施、執行和復制,通過創新性的低碳分區規范,解決迫在眉睫的氣候變化問題。
在制定城市設計導則和准備設計提案的過程中,所有的績效目標與技術要求都在各個地塊與街區層面進行了模擬,以保證通過在各個地塊實施可強制執行的分區規范,最終可以在整個區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總體目標。這樣,非傳統的新分區規范可以與法定控制規劃相結合。
根據低碳分區導則,為各個地塊制定了一系列法定控制規劃,成為北京的一個試點項目。該項目把能源、水和廢棄物等參數的低碳分區規范結合到中國的法定規劃體系中,這在中國尚屬首次。這一創新方法將大大改善中國實施低碳規劃概念的可行性和執行力。該試點項目也表明,中國的規劃體系需要進行制度改革,以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