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結構 >> 古建天花(一)

古建天花(一)

日期:2016/12/15 2:04:02      編輯:古建築結構

天花的作用

天花在建築物內基本上市遮蔽梁以上的部分。同時,天花還具有遮擋灰塵的作用。現代建築中的“頂棚”比古代的“天花”要簡單得多,但實際的作用是相仿的。天花的做法和裝飾豐富多樣,而在使用上也非常講究,有不同的等級。

天花的基本形式

天花的基本形式,是用木條做成若干方格,然後在上面鋪板,上面可以做各種裝飾,或是彩繪,或是雕刻,非常漂亮。

平棋方格形式

早期平棋的方格都很大,使用的木條也較粗,並且方格大多是長方形。遼,宋直至明代時期,也還有長方形方格的平棋,後來方格逐漸縮小,並且漸向方形轉變,到了清代幾乎全部成了一色的正方形方格。

天花板

明清時期的宮殿內,頂部有很多做成天花形式,也就是宋代所說的“平棋”清代稱之為“井口天花”。其實也就是一種木構頂棚。用木條縱橫相交將頂棚分成若干小塊,方塊內鑲木板,也稱“天花板”。天花板上繪有龍,鳳或百花等圖案,具體所繪形象要根據不同的建築而定;而在色彩上多以青綠為底色,也有少部分較高等級的使用瀝粉貼金。

平棋

“平棋”是天花的一種,在木條拼成的方格中天花中,平棋因為是由大方格組成,仰看像一個棋盤,所以得名。“平棋"這個,名稱主要是宋氏天花名稱的說法。

平闇

“平闇”和“平棋”一樣也是天花的一種,它和平棋不同的是,平棋由大方格組成,而平闇則有小而密集的方格組成。“平闇”主要也是作為宋代天花名稱。

井口天花 

“井口天花”當然也是天花的一種,不過它是清式天花名稱。井口天花的做法是不用框架拼接。而是直接把橫直交叉的木條搭在貼梁上,同樣組成許多方格,然後在每個方格內鑲嵌一塊天花板,其露出部分都要繪制彩畫。

貼架

“貼架”是貼在天花梁架旁邊的木材,用以安裝天花。在清式建築中,“貼梁”屬於天花的部件之一。

海墁天花

除了平棋,平闇,井口天花等,使用木條組合而成的方格形天花外,還有一種“海墁天花”。海墁天花大多用較少的房間內,它是不用木條組成方格,而是只用一個框架,框架內或是鋪板,或是糊紙,並直接在板或紙上直接繪制一些簡單的彩畫,使用的圖大多是水草之類,也比較簡單,不甚講究。

藻井

天花是遮蔽建築內頂部的構件,而建築內呈穹窿狀的天花則稱作為“藻井”這種天花的每一方格為一井,又飾以花紋,雕刻,彩畫,故名藻井。“藻井”一詞最早見於漢賦。

清代時的藻井較多是以為頂心裝飾,所以藻井又稱為“龍井”。此外,在沈括的《夢溪筆談·器用》中還記載有藻井的一些別名:“古人謂之绮井,亦曰藻井,又謂之覆海”。

藻井與普通天花一樣都是室內裝飾的一種,但藻井只能用於最尊貴的建築物,像神佛或帝王寶座頂上唐代就明確規定,非王公之居,不得施重拱藻井。

藻井的形式

藻井的形式有四方,八方,圓形等,構造復雜,有的藻井各層使用斗拱,雕刻精致,華美,具有很強的裝飾性;有的藻井則不用斗拱,而以木板層層疊落,既美觀而又簡潔大方。

故宮太和殿,養心殿,欽安店,皇極殿等重要大殿內,在所設的皇帝寶座或供奉神佛上,天花中間即裝飾藻井,並且藻井內做成雕龍渾金形式。雖然都有雕龍裝飾,但卻絕不雷同。

軒轅鏡

在北京故宮太和殿和養性殿內的藻井,正中蟠龍的口中還叨垂著一光可鑒人的大圓球,這個形如寶珠的大球被稱做“軒轅鏡”傳說為軒轅黃帝發明,故名軒轅鏡。但是,即使是同懸軒轅鏡,其造型也有所不同,太和殿內的要比養心殿的更為華麗高貴,除了中間的大珠外,四周還圍繞六顆小珠。並且作為外朝第一大殿,也是紫禁城第一大殿,其特殊的地位是宮城內其他殿堂無法比擬的,在藻井裝飾上也一樣,太和殿是最高等級。古時,軒轅鏡常被懸掛在床頭,既有辟邪的意思,也是明鏡的象征。皇帝將之高懸在寶座上方,也當是有“辟邪”之意,另外則是表示“明鏡高懸”意思。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