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結構 >> 可持續發展工程項目的實施管理二

可持續發展工程項目的實施管理二

日期:2016/12/14 22:50:25      編輯:古建築結構

  2.可持續發展的工程項目的實施管理

  資源管理項目資源管理主要指項目運營所需原材料和項目廢棄物的處理和再利用的管理,以及項目報廢後資源的再利用情況。原材料的可再生性和對環境的影響直接關系到項目的可持續性。

  由於項目的廢棄物處理和利用關系到項目對環境的影響,關系到項目的存在與可持續發展能力,所以項目的可持續必須考慮項目的廢棄物利用和處理狀況,並對其作出評價,通過它進一步評價項目是否具有持續發展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全面保證項目的可持續發展。

  環境管理對環境的管理包括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生態環境等幾方面管理

  對自然環境的管理對自然環境管理是指可持續發展的項目管理要能夠防止或減少項目造成的環境污染,如光污染、噪聲污染、廢氣、污水污染等,達到項目與周圍自然環境具有相容性、協調性。管理的措施包括:在項目的可行性研究階段就要確定可持續發展的主題;在項目的設計、施工階段,要采用綠色環保的施工技術和材料;在項目的使用階段,要對產生的廢棄物采用分類、無害處理。只有當項目達到污染治理的,並且與周圍自然環境相協調,項目才具有持續發展的可能。

  對社會環境影響的管理對社會環境的影響管理包括對周圍居民生活的影響管理、對社會文化的影響管理、對社會經濟環境的影響管理等。管理的措施包括:保證項目與社會文化相容;與人們的生活習慣相協調;與經濟發展相吻合,並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一個項目只有符合社會文化要求,不影響居民生活,與經濟發展協調,才有存在的可能和繼續發展的必要。以舉世聞名的三峽工程為例。

  有材料表明,該工程建成後,將保護長江中下游廣大平原湖區,使國土開發長治久安;能夠充分利用原有農業基礎設施,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大大提高長江流域糧棉生產水平,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可利用水庫1084k㎡水域面積和上百條大小支流庫汊,發展漁業、養殖業、林業及畜牧業等,為食品加工和輕工業提供原料基地;萬噸級船隊可大半年直通重慶,宜昌以上航道將大大改善,促進長江流域和西南地區的開發和對外交流,使長江成為名符其實的“黃金水道”。

  對生態環境影響的管理項目處在一定的環境中,都或多或少地對生態環境產生影響,對生態環境影響的管理需要各個參與方的共同努力,尤其是政府部門應該通過相應的、明確規定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同時對破壞者給予嚴厲的處罰,對於主動進行保護的給予獎勵。同時要培養全社會的環保意識,使環保的觀念深入人心,形成全社會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風氣。

  技術管理技術管理主要考慮兩個方面:項目設計的先進性和技術本身的先進性。項目的設計要具有科學性、超前性,並有發展余地。設計時除了要考慮人們現在生活需要,還要考慮未來需要,使項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能與以後的經濟、技術、文化發展相銜接。設計的先進性還表現在盡可能利用已有的新技術、新材料、新,並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為以後發展留出接口。技術本身的先進性主要指項目實施技術和運營技術的先進性。項目的技術先進性表現在資源環境與工程有先進技術成果的應用上,表現在為以後技術發展留出的接口上,項目的技術先進性使項目能經得起時間考驗,同時具有 可持續發展前景。

  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核心是經濟發展與保護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協調,讓人類子孫後代能夠享有充分的資源和良好的自然環境。工程項目的可持續發展管理雖然只是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非常細小的分支,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勿以善小而不為”的態度去認真的從事工程項目的管理工作,可持續發展在不遠的將來一定會成功。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