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結構 >> 我國建築工程管理信息化問題(2)

我國建築工程管理信息化問題(2)

日期:2016/12/14 22:51:37      編輯:古建築結構

  根據對我國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實施過程的經驗看,我國的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大概有企業直接經營管理項目、項目經理管項目、借用資質經營管項目等三種主要類型。

  企業直接經營管理項目一般是企業拿到項目後完全自己進行經營管理,這種管理包括直接用企業自己的人、財、物資源進行經營實施和專業化的分包經營管理,項目經理代表企業的利益,項目經理的權、責、利清晰,項目管理實施的目標是項目是成本中心、企業是利潤中心,這種管理方式是國際上通行的管理方式——集約化管理方式,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結合了國內外經營的經驗將其總結為“法人管項目”並成功的實施。在這種管理方式下企業利用信息化手段能有效地管控項目,有利於信息化的實施,有利於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

  項目經理管項目一般是企業拿到工程後提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費用後將工程承包給項目經理,項目經理行使對工程項目的全部人、財、物資源的管理和項目實施運作。這種管理方式下項目經理權力過大,但項目經理不承擔風險,項目的風險仍在企業,對企業來說隱藏一定的風險,不利於信息化的實施,不利於企業的發展,更不利於行業的發展。

  借用資質經營管項目一般是沒有資質的建築企業借用其他有相應工程資質的企業的資質去投標拿工程,給與有資質企業一定的費用,工程項目的經營管理與有資質的企業無關,但有資質的企業要承擔一旦發生的工程風險。這種方式是政策法律所不允許的,有的企業為規避風險會采用聯營的形式,但聯營方式同樣不能解決風險問題。這種方式基本無法實施真正有效的信息化管理。

  以上三種類型中,只有第一種方式即集約化管理方式是有長遠發展戰略的建築企業應當采用的方式,也是國際通行的工程項目管理方式,同時也是我國建築業工程項目管理應當提倡推行的管理方式。這種工程項目管理方式離不開信息化的手段,因其管理程序,也最適合實施信息化。

  在集約化管理方式下,企業與工程項目管理的運作程序和規范化要符合國際通行的工程項目管理規則和國內相關的工程項目管理規范。在長期的工程管理過程中,我國的大部分大型建築企業都建立了自己的工程項目管理規范或管理手冊,要實施工程項目管理的信息化,企業的工程項目管理規范和手冊要進行符合信息化實施規律的修訂和完善,要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改變傳統的管理方式,關鍵就是規范化和化。規范化和標准化是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實施的基礎,要改變傳統項目管理的隨意性,用科學合理的標准規范項目管理的流程,使項目管理數據層層透明,項目管理的核心是成本管理,但成本管理的成功實現有賴於項目管理各業務過程的規范化處理,不能人為的改變透明的數據,這是實現項目是成本中心、企業是利潤中心的關鍵。

  國內外工程項目實行集約化管理的大量成功經驗已經證明,集約化管理是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的發展方向,遺憾的是我國的建築企業中除部分大型建築企業外,大部分建築企業都沒有認真研究實施集約化工程項目管理的信息化,許多建築企業仍然在采用自己認為有“特點”的方式管理工程項目,特別是項目經理管項目的企業,項目經理的權利很大,他們總是強調項目管理的復雜性和特點,甚至一些項目經理並不願意讓企業掌握自己項目的真實數據而對信息化有顧慮,即使認為信息化很重要也希望按自己的管理方式和要求實現信息化,但許多失敗的案例已經證明,那種按自己的意願實施項目管理信息化、要求軟件公司專門為自己的要求開發項目管理系統的最終都不能很好的堅持應用,都不能持續下去,因為工程項目管理有其普遍的規律,違背這種規律的人為規定一定會因人員和環境的變化而不能適應,簡單的用計算機去模仿手工管理方式不能提高管理水平,這是我國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應用效果一直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