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結構 >> 如何改造小型住宅(1)

如何改造小型住宅(1)

日期:2016/12/14 22:50:12      編輯:古建築結構

  小型住宅空間一般多為單層、別墅、公寓的空間結構,住宅室內設計就是根據不同的功能需求,采用眾多的手法進行空間的再創造,使居室內部環境具有科學性、實用性、審美性,在視覺效果、比例尺度、層次美感、虛實關系、個性特征等方面達到完美的結合,體現出“家”的主題,使業主在生理及心理上獲得團聚、舒適、溫馨、和睦的感受。為此,住宅室內設計在整體上一般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一、小型住宅功能布局

  小型住宅的功能是基於人的行為活動特征而展開的。要創造理想的生活環境,首先應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從環境與人的行為關系研究這一最根本的課題入手,全方位地深入了解和分析人的居住和行為需求。

  (一)小型住宅的合理性

  平面布置的使用功能合理分區,將起居室,餐廳,廚房集合在一起,形成公共活動區;將臥室,衛生間集合在一起,形成私用活動區。

  (二)提高小型住宅的舒適性

  舒適性包括平面空間尺度,視野,登高,采光,通風,日照等內容。在指定的套型面積下,盡可能擴大起居空間,適當放寬廚衛空間,合理配置空間,是各功能空間的尺度合理,生活方便。

  (三)加強廚衛的整體設計

  廚房要求操作方便,衛生條件高應綜合考慮操作順序,設備安裝,管線布置及通風排氣,做到設備布置緊湊合理,管線綜合敷設,以便集中和隱蔽。住宅室內環境在建築設計時只提供最基本的空間條件,如面積大小、平面關系、設備管井、廚房浴廁等位置,這並不能制約室內空間的整體再創造,更深、更廣的功能空間內涵還需設計師去分析、探討。住宅室內環境所涉及的功能構想有基本功能與平面布局兩方面的內容。

  二、小型住宅空間布置

  (一)小型住宅面積標准

  因人口數量、年齡結構、性格類型、社能夠交方式、經濟條件諸因素的變化,在現實生活中,很難建立理想的面積標准,只能采用最低標准作依據。

  (二)小型住宅平面空間布置

  小型住宅平面空間設計,是直接建立室內生活價值的基礎工作。它主要包括區域劃分和交通流線兩個內容。區域劃分是指室內空間的組成,它以家庭活動需要為劃分依據,如群體生活區域、私密生活區域、家務活動區域。其中群體生活區域具有開敞、彈性、動態以及與戶外連接伸展的特征;私密生活區域具有寧靜、安全、領域、穩定的特征;家務活動區域則具有安全、私密、流暢、穩定的特征。顯然,區域劃分是將家庭活動需要與功能使用特征有機的結合,以取得合理的空間劃分與組織。交通流線是指室內各活動區域之間以及室內外環境之間的聯系,它能使家庭活動得以自由流暢的進行。交通流線包括有形和無形兩種:有形的指門廳、走廊、樓梯、戶外的道路等;無形的指其他可能供作交通聯系的空間。設計時應盡量減少有形的交通區域,增加無形的交通區域,以達到空間充分利用且自由、靈活和縮短距離的效果。區域劃分與交通流線是居室空間整體組合的要素,區域劃分所致力的是整體空間的合理分配,交通流線尋求的是個別空間的有效連接。惟有兩者相互協調作用,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