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結構 >> 徽派篆刻的興起與發展

徽派篆刻的興起與發展

日期:2016/12/14 19:18:31      編輯:古建築結構

      徽派篆刻興起於明代中後期,其時徽州人何震、蘇宣、朱簡、汪關以篆刻名家,世人稱“徽派”。在他們的影響下,徽派篆刻名家迭起,高手輩出,先後湧現出李流芳、汪濤、胡文淳、羅王常、汪鎬京、程林、胡正言、金光先、汪宏度等一大批優秀篆刻家,形成徽派篆刻的第一個高潮期。

      清早中期,歙縣程邃、巴慰祖、胡長庚、汪肇隆繼承何、蘇、朱、汪等印家的長處而又變革創新.專學秦漢,變化多姿,用力簡澀,自成一體,人稱“歙四子”。與歙四子同期的黃呂、黃宗緝、汪士慎、程瑤田、汪啟淑、唐燠、程奂輪、程芝華、汪紹增、汪文適、陳思聖等徽州印人各呈風姿,形成徽派篆刻的第二個高潮期。

       到了晚清,黟縣黃士陵崛起,人稱“黟山派”。黃士陵以其深厚的金石學修養,棄幾百年來印家以切刀法畢仿爛銅印追求古拙殘破美的傳統習慣,自立新意,影響了後來的齊白石、李尹桑等人,形成徽派篆刻的第三個高潮。

       近代黃賓虹治印師崇程邃、巴慰祖,印作蒼勁淳樸,凝煉安詳,對徽派篆刻有所發揚,在南社中享有盛譽。尤其黃賓虹大師對收集周秦古玺,考釋印文,用力頗深,對印學發展很有貢獻。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