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昆明古建築消防安全調查

昆明古建築消防安全調查

日期:2016/12/14 12:06:44      編輯:古代建築
    作為雲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巍山古城標志性建築之一的北門城樓拱辰樓遭遇火災,始建於明洪武年間、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古老建築就此付之一炬,永遠地消失了。

    扼腕歎息的同時,拱辰樓悲劇中暴露出來的問題更值得反思和重視,諸如消防隱患,諸如文物何以“淪為”餐廳。斯樓已失,警鐘卻仍鳴響,尚存的文物,其維護情況如何?又是否存在類似的隱患呢?

    記者探訪了昆明市的10余處文物保護單位,看現狀、找問題,在走訪過程中,記者更多地將視角放到比拱辰樓“級別”低一級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因為知曉度相對較低、資金相對匮乏等,它們的維護存在更大的困難。

    同時雲南網也面向廣大讀者和網友征集文物保護中存在的隱患,隨手拍,敲警鐘,為文物不再重蹈拱辰樓覆轍出一份力。網友可通過以下方式進行參與:1、發微博加#文物保護#並@雲南網或私信@雲南網;2、關注雲南網微信(賬號:yunnancn),回復“文物保護”+內容。

    1月3日凌晨巍山北門城樓拱辰樓不幸付之一炬,火災發生後,消防部門和媒體發現了作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城樓存在的諸多消防安全隱患。

    那麼尚存的古建築,消防安全保護措施又如何呢?是否存在隱患?記者走訪了昆明市“級別”較低的幾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發現,部分古建築存在消防設施陳舊、禁煙落實不力、缺乏專人維護等隱患。

    典型案例:石屏會館

    記者探訪發現,昆明多處歷史建築很“現實”,被用作了商業化經營,其中以餐飲機構最多,單翠湖邊上,就有石屏會館、袁嘉谷舊居、王九齡舊居等多處。

    古建築多是木質結構,耐火等級低、火災荷載大,以石屏會館為例,主體建築為三院二層的傳統民居,門、柱、窗、樓梯全是木制,用餐包間裡的桌椅也都是木制品。

    而據數據顯示,2009年至今全國文物古建築已發生火災1300多起,其中由生活用火不慎和電器原因引發的火災居事故原因前兩位,在這樣防火“先天不足”的木制建築中開餐廳,其隱患可想而知。 
    2010年6月14日,石屏會館就曾遭遇火災,當時濃煙滾滾達10余米高,幸而消防員及時趕來,用了將近30分鐘將其撲滅。事故調查顯示,起火點就在廚房,而一名廚師也在火災中喪生。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