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開辟消防通道
(1)凡消防車無法到達的重要古建築。除在山頂外,都應)F辟消防通道,以便在發生火災時,消防車能迅速趕赴施救。
(2)對古建築群,應在不破壞原布局的情況下,開辟消防通道二消防通道最好形成環形。如不能形成環形車道,其盡頭應設回車道或面積不小於12m×12m的回車場。供大型消防車使用的回車場,其面積應不小於15m×15m.車道下面的管道和暗溝應能承受大型消防車的壓力。
2.改善消防供水
〔1)在城市間的古建築,應利用市政供水管網,在每座殿堂、庭院內安裝室外消火栓,有的還應加設水泵接合器。每個消火栓的供水量應按10~15L/s計算,要求能保證供應一輛消防車上兩支噴嘴為19mm.的水槍同時出水的量,消火栓采用環形管網布置,設兩個進水口。
(2)規模大的古建築群,應設立消防泵站,以便補水加壓,體積大於3000m3的古建築,應考慮安裝室內消火栓。
(3)在設有消火栓的地方,必須配置消防附件器材箱,箱內備有水帶、水槍等附件,以便在發生火災時充分發揮消防管網出水快的優點。
(4)對郊野、山區中的古建築,以及消防供水管網不能滿足消防用水的古建築,應修建消防水池,儲水量應滿足撲滅一次火災,持續時間不少於3h的用水量。在通消防車的地方,水池周圍應有消防車道,並有供消防車回旋停靠的余地,停消防車的地坪與水面距離,一般不大於4m.在寒冷地區,水池還應采取防凍措施。
(5)在有河、湖等天然水源可以利用的地方的古建築,應修建消防碼頭,供消防車停靠汲水;在消防車不能到達的地方,應設固定或移動消防泵取水。
(6)在消防器材短缺的地方,為了能及時就近取水撲滅初起火災,需備有水缸、水桶等滅火器材。
3.采用先進的消防技術設施
凡屬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建築,須采用先進的消防技術設施。
(1)安裝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根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和古建築的實際情況,選擇火災探測器種類與安裝方式。
(2)重要的磚木結構和木結構的古建築內。應安裝閉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在建築物周圍容易蔓延火災的場合,設置固定或移動式水幕。
為了不影響古建築的結構和外觀,自動噴水的水管和噴頭,可安裝在天花板的梁架部位和斗拱屋檐部位。
為了防止誤動作或冬季冰凍,自動噴水滅火裝置應采用預作用的形式。
(3)在重點古建築內存放或陳列忌水文物的地方,應安裝鹵代烷或三氧化碳滅火系統。
(4)安裝上述自動報警和自動滅火系統的古建築,應設置消防控制中心,對整個自動報警、自動滅火系統實行集中控制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