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古鎮 古風遺韻獨具特色
日期:2016/12/16 18:14:40   編輯:古代建築古鎮游是近幾年旅游的熱點,麗江、大理、鳳凰、陽朔、平遙、周莊、婺源、同裡……一個個古鎮鮮活地走進我們視野。然而,湖北古村鎮卻令人感到陌生。其實,湖北也有很多古鎮,古風遺韻獨具特色。假期裡,你可以選擇在湖北的一些古鎮、古街游玩,穿梭歷史時空,感受往日的繁華。
黃陂區大余灣村(大余灣古民居建築群)
黃陂區大余灣村(大余灣古民居建築群)
位於武漢黃陂區木蘭鄉。大余灣共有近40幢房屋為明末清初建築,石屋石砌,雕梁畫棟,有數百年歷史,是典型的明清風水建築格局。據村普記載,該村先祖曾有過“一門三太守,五代四尚書”的歷史輝煌。這裡的民間雕匠、畫匠、石匠、木匠遠近聞名,特別是窯匠居多,曾有“十漢四窯匠”之說。大余灣村是古人遺存的恬靜、淡泊的田園。村民至今仍然保持著舊時的民俗民風,身臨其境,有穿越時空之感。
利川大水井(大水井古建築群)
利川大水井(大水井古建築群)
位於利川市柏楊壩鎮水井村,始建於明末清初。由“李氏宗祠” 和“李氏莊園” 兩大建築組成,祠與莊園東西相距200米。宗飼修建於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占地3800平方米,建有大殿3個、廂房4排、天井6個,共房屋69間。祠堂正面東側有口小井,砌有圍井石牆與柯堂圍成一體,水井圍牆正面,刻有“大水井”三字。莊園修建於1924年,占地4000多平方米,共有天井24個,房屋多2-3層的樓房,其中有大廳、套房、客廳、客房、小姐樓、帳房、倉房等。李氏宗詞及莊園建築宏偉,修飾華麗。柱頭及穿梁皆有雕花,飛檐和屋脊均有青花瓷碗碎片鑲嵌成各種圖案,彩樓、門窗都刻有工藝精巧的花鳥蟲魚等圖案,天井內還有水池和各種精致的花壇,此外,還有各種浮雕和楹聯等,均保存完好。
鹹豐唐崖土司村(唐崖土司城遺址)
鹹豐唐崖土司村
土司城始建於元至六年(公元1346年),明天啟初年(公元1621年)進行擴建,辟3街18巷36院,內有帥府、官言堂、書院、存錢庫、左右營房、跑馬場,花園和萬獸園等,共占地1500余畝。在土司城內外還修建有大寺堂、桓候廟、玄武廟等寺院。清雍正十三年改土歸流,廢唐崖司。現在土司城遺城保存最為完整的石牌坊,是明天啟三年(公元1623年)修建的,正面刻著“荊南雄鎮”,反面刻著“楚蜀屏翰”,兩面镌有“土王出巡”、“漁南耕讀”、“雲吞雨霧”、“哪咤鬧海”、“槐蔭送子”等浮雕圖案。牌樓正面的唐崖河畔,存有石棺、石馬各兩尊,石人儀態莊重肅穆。土司城前臨唐崖河,後傍玄武山,地勢險要,風光獨具。
鄖西上津古城
鄖西上津古城
又稱柳州城,位於鄖西縣城上津鎮,建於明嘉靖二至三年(1523-1524),清嘉慶七年(1802年)重修。現城垣完整,城內建築大部分為原貌。面積約8萬平方米,設5個城門,門內右側有蹬道至城樓,城外有護城河。城中軸線偏西有一南北向主街,連接南北二門,從西門至主街有一小街,長60米,街道正中以青石板鋪面,旁為卵石饅路,街檐設下水道。房屋建築多為磚木結構,隆脊吻檐,雕梁畫棟,一進多重。近觀上津古城,雄渾拙樸,古色古香;遠觀麗山秀水,景色宜人,心曠神怡。景區以古城景點為主,配以明清古街、陝西會館等人文景觀和長堤柳浪、鐵箍雲峰等自然景觀,二十余處景點融為一體,構成了一幅絕世畫卷。是集觀光旅游、考古探險、感受歷史旅游勝地。
鶴峰五裡坪(五裡坪革命舊址)
鶴峰五裡坪
五裡坪革命舊址位於鶴峰縣五裡鄉五裡坪老街中段,布局整齊,保存完好,街道全長150米。舊址分別排列於街道兩則,均系懸山式穿斗結構木房,共117間,占地面積2300平方米。分別有聯縣政府,共青團湘鄂邊特委機關、區蘇維埃政府、合作社、會場、關押提審犯人處、醫院、駐軍等舊址。其中聯縣政府在五裡坪老街中段南側,共六大間,目前尚剩三大間,分上下兩層。
赤壁洋樓洞
赤壁洋樓洞
赤壁羊樓洞位於赤壁西南26公裡處,為明清之際赤壁6大古鎮之一。為“松峰茶”原產地,素有“磚茶之鄉”的美稱。鎮區現存一條以明清建築為主的古街,主街寬4米,長2200米,伴有數條丁字小巷。古街建築面積0.7平方公裡。街面全部以青石鋪設。歷代運茶的“雞公車”將石板碾成寸余深槽。東西松峰港上多為吊腳木樓,有3座長條石橋貫通港東。街道隨松峰港曲折逶迤,別具一格。街東南松峰山下,有觀音名泉,水質清澈甘醇,是歷代精制名茶的水源。羊樓洞明清石板街可稱為中國制茶業發展的歷史縮影。(編輯/曹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