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僑鄉台城:舊城保護刻不容緩

僑鄉台城:舊城保護刻不容緩

日期:2016/12/16 18:44:55      編輯:古代建築
    台城作為一個具有500年建城史的古鎮,近代騎樓建築群是嶺南建築的典范,但是在城市發展中,舊城保護問題日益凸顯。記者近日獲悉,台山市城市風貌規劃有望年底出台,屆時台城舊城的保護與改造將有章可循。

  騎樓建築風格獨特

  作為一個具有500年建城史的古鎮,台城騎樓具有中西合璧的文化特色,有著極大的典型意義。台城歷史清晰連續,文化積累豐厚,保存著古鎮的完整性與真實性,台山是嶺南地區擁有規模最大、整體保存最完好的近代騎樓建築群的縣級市。

  據台山市博物館館長蔡和添介紹,台城建築風格獨特,有哥特式、南洋式、古羅馬卷廊式、巴洛克式和中國傳統式等。據調查,台城具有中西文化特色的騎樓路段總計有30條,長度18.214公裡,集中分布在台城舊城東起台東路、南門路,西南臨台城河,北至環北大道,占地面積131.8公頃的氛圍內,騎樓這種僑鄉傳統的商業建築仍占舊城區的55%以上。這些街道寬度窄、密度高,分布均勻,由道路劃分而成的坊裡和街巷,以東西和南北向緊密排列,並由幾條主干道有機地組織起來。據蔡和添介紹,由於臨街的騎樓采用相同的地坪標高,相仿的高度的腰線,使每幢裝飾華麗的單位建築在共性中盡顯個性,形成豐富的沿街裝飾門面,近代的一些大型建築,如天橋大廈、東風旅店、人民電影院,都是佼佼者。域內共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其中省級1處,縣級11處,以“台山縣立中學”為代表的近代校園建築是同時代、同類型中的上乘之作。

  舊城保護刻不容緩

  漫步台城舊城,尤其是台西路、通濟路、南塘路等,你可以為它的古樸的色調、壯美的線條、多姿的圖案、多變的柱體構造所深深折服,然而一向為台城人遮風避雨的騎樓,歷經80多年的風雨沖刷,雖然局部個體建築已被改建或拆除,但是一些街道已經殘破,一些新改建的建築與周圍風格格格不入。

  在正市街、通濟路、縣前路等路段,記者發現有些新建、改建後的建築與周邊的建築風格很難一致。新建築與周邊建築高度不一,紅色的色調很難與周邊古樸的黃色相一致,還有外立面的白色的瓷磚與磚牆結構大相徑庭,古舊風格盡失。目前,舊城商業圈仍是該市最活躍的商圈,一些路段具有很好的商業開發價值。此外,據有關部門人士稱,因為舊城年久失修,有很多建築瀕危或者已是危房,面臨著新的加固或者拆建,在商業利益的驅動下,如何保護騎樓建築不受破壞,保持原有的風貌,如何防止舊城騎樓景觀不被現代化的建築材料所淹沒,這成為市民及該市有關部門共同思考的問題,然而不按章辦事私自拆建、改造的現象仍然存在,台城台西路(步行街)205號雖然在該市規劃局報建,但是並沒有按照規劃設計院的規劃來做,施工時公共牆的違規操作造成鄰樓(207號)成為危房,另外業主在該市建設局等部門沒有取得相關的手續。7月18日,台城正市街一幢近百年歷史的三層騎樓出現險情,該樓是臨樓私自拆建時發現險情的。

  老城區的騎樓建築歷史悠久,它們經過長時間年久失修,牆體很容易損壞,舊城很多建築已經瀕危或者已是危房,舊城區古舊建築的改造、保護刻不容緩。對於危房改造,該市房產管理局有關負責人稱,幾年前他們曾對舊城危房調查摸底,台山市舊有的騎樓比較多,大多屬於僑房,進屋檢查有時會遇到阻攔,給調查增加了一定的難度。有關人士稱,如何加強對舊城危房管理以及改造,還需要房產管理、建設、規劃等相關部門加強溝通,聯合執法。 

  相關規劃有望年底出台

  據悉,台山市規劃局已經委托上海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開展城市風貌規劃工作,計劃年底完工。新的規劃對舊城的保護范圍東起台東路、南門路,西南臨台城河,北至環北大道,總占地面積131.8公頃。城市風貌規劃中所涉及的舊城保護范圍內的建築的色調、高度,與周邊建築的色調風格,外牆的顏色,做出明確的制定,規劃部門可以在建設工程規劃中就“建設要點”做出更具體的說明,增強可操作性。

  業內人士認為,在經濟推動下,城市必須發展。城市要實現平衡,城市更新(改造)不可避免,但在這個過程之中,要更加注重保護城市歷史形成的地方文化和生活傳統,更加注重有機保護文物、街區、樹木、景觀、風貌等有形和無形的價值,這些恰恰是城市文化遺產構成了城市真正的“賣點”。保留城市傳統生活、傳統文化的精髓是當務之急,在城市迅速發展的今天,作為城市記憶和城市文脈的象征,越來越展現出獨特的不可替代的價值。

  對台城舊城保護,也引起了台山市領導的重視。台山市委書記郭偉曾就城市規劃指出,一個高水平的規劃表現的外在形式是這個城市很有個性,建設一個越來越沒有個性的城市,這是人力物力極大的浪費。一個城市特色最重要的支撐點,除了滿足市民需求的基本的城市功能之外,就是城市的建築風格,“小廣州”能夠名揚天下,能夠與中國第一僑鄉相吻合,很重要的就是它以“中西合璧”特色建築為主要載體,使得台城可以在全省乃至全國揚明。他同時指出,舊城是我們的寶貴財富,台城舊城改造原則以保護為主,開發為輔,通過新城建設帶動舊城的改造,舊城修舊如舊,修建與過去的風格相吻合。

  台山市規劃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在舊城保護規劃未完成的情況下,對一些危房改造要求用原有風格,拆一建一,以延續歷史文化,希望通過舊城保護與改造,使其成為僑鄉風貌展示區。舊城改造規劃的宗旨就是,挖掘台山歷史建築資源,延續和發揮其特有的價值,使其成為該市次一級商業服務中心和僑鄉風貌旅游觀光中心。此外,舊城周邊建築在風格、風采、高度等方面應與舊城協調,不協調的建築要進行局部改造。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