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河南:專家進駐黃山遺址公園

河南:專家進駐黃山遺址公園

日期:2016/12/14 11:54:56      編輯:古代建築
    在黃山新石器時代遺址建考古遺址公園是南陽人關心的一件大事,也是南陽文化建設的一件大事。

    日前,省文物考古專家進駐黃山遺址,將與我市文物考古專家一起,對黃山遺址進行調查式鑽探,為黃山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做前期准備。

    贊歎:黃山景色優美,保存之好超乎想象

    此次莅宛的文物考古專家,包括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楊文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共考古與遺產保護中心主任馬俊才等。11月30日,他們會同南陽文物考古專家,就黃山遺址文物總體保護、黃山考古遺址公園的規劃進行了座談。

    黃山,位於南陽城北十余裡,一處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這裡遺跡、遺物豐富,上世紀50年代文物部門曾進行過一次試發掘,發掘面積1600平方米。雖然試掘皆未清理到底,但依然發現房基3處,不同時期的房屋10間,另外,還發現墓葬50多座,出土了一批珍貴的陶器、骨器、石器。

    馬俊才說,黃山遺址作為山形遺址,在平原地區很少見,遺址的保存之好超乎想象,是他見過的最好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再者,黃山的景色非常優美,緊臨白河和高速公路出入口,建考古遺址公園的條件得天獨厚。黃山遺址內容復雜,以前因為是試發掘,未發掘到底,出土的文物雖然很多,但並沒有把遺址的文化序列完全搞清楚。從目前發現的情況來看,黃山遺址存在多種文化因素,包括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等。仰韶文化就是傳說中的黃帝時期的文化,屈家嶺文化是傳說中炎帝時期的文化,黃山遺址保存完好,是聚落考古的絕佳對象,其內部到底有沒有核心的建築,有沒有城牆、壕溝,有沒有大型的建築、廣場,隨著對黃山遺址考古研究的進一步深入,未來可能會得到一個完整的聚落考古樣板。

    推測:黃山遺址,或許蘊藏著驚天的秘密

    黃山遺址出土的石器中有5件經專家鑒定為獨山玉,這一發現把獨山玉開采的歷史提前了500年,填補了中原地區新石器時代制玉、用玉的歷史空白。此外,南陽師院獨山玉文化研究中心曾組織人員,先後20余次來到黃山,不動一鏟,用傳統的文物普查和國際流行的“區域系統調查”方法,對黃山遺址和獨山進行捆綁式地面調查,僅在黃山,就發現獨山玉制品數百件。

    對於黃山遺址出土的獨山玉制品,專家們也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馬俊才說,中國玉文化,是青銅時代以前頂尖的一種文化,到青銅時代,是和青銅文化並駕齊驅的文化。仰韶文化時期的玉器,發現一件就是很大的考古發現,而黃山遺址地表就能撿拾到那麼多玉制品,是不是意味著黃山蘊藏著驚天的秘密?這裡是不是就是一個制玉的大聚落?隨著對黃山考古研究的推進,若能證實這裡就是一個制玉大聚落,是中國史前玉文化中心,那麼,將會在中華文明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筆,在世界上也會產生重大影響。此次進駐黃山遺址,他們會針對制玉流程進行調查鑽探。

    對南陽新石器時代遺址作過多方研究的北京聯合大學教師黃可佳認為,國內史前的玉器制作工場不多,而且很少有遺址能與礦產地對應。黃山與南陽最具盛名的獨山玉產地獨山非常近,僅2.5公裡,這在國內非常罕見。他根據一些材料進行了一個梳理,發現獨山玉制品以黃山為中心,分布范圍非常廣,像南召、鄧州、鎮平、新野、唐河,甚至到棗陽、靈寶,都有獨山玉制品被發現,而且離黃山遺址越遠的地方,獨山玉制品就越少,這是不是說明黃山遺址就是一個石(玉)器制作區域中心?

    建設:整體揭示古人生活面貌,留住鄉愁

    建設考古遺址公園,是這些年來國內進行大遺址保護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方式,遺址公園建成後,首先可以成為城市的綠地、公園,是市民休閒休憩的文化場所。但考古遺址公園還是要把考古放在第一位,科研、展示、教育是其很重要的功能,要不斷地展示考古的過程,邊發掘,邊揭示內涵,讓民眾參與,提高其社會影響力。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楊文勝說,大遺址公園申報以來,新石器時代的非常少,南陽在新石器時代就是一個南北交融的地方,黃山遺址很有代表性。建設考古遺址公園,把新石器時代南陽人的生活面貌作一個整體的展示,是留住鄉愁的最好體現。南陽作為當下的玉文化中心,或許還是史前玉文化中心,玉文化作為一個著力點,應在編制的考古遺址公園規劃裡體現出來。另外,建立黃山考古遺址公園,把獨山和豐山考慮進去很有必要。

    楊文勝說,對考古遺址公園,國家、省財政都會給予大力支持,但建設考古遺址公園是一個大工程,項目批下來怎麼落地是一個關鍵問題,它的建成,需要地方各級政府的全力支持。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