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台城三日

台城三日

日期:2016/12/15 21:49:01      編輯:古代建築

這次到台兒莊古城,不再是來去匆匆,因為要做一個展館,在這裡小住幾日,沒想到這一住不想再走。

天氣多雲轉陰

跨過台兒莊古樸、宏偉的古城門已是中午時分。用過午飯,給項目負責人見面溝通完工作,已臨近傍晚,我和同去的小聰入住了一家酒店。

酒店名叫台城客棧,坐落在大衙門街中部,街兩旁多是賣地方名吃和旅游紀念品的商鋪,什麼張家狗肉、馮家驢肉,江北第一陶等,不遠處是著名的翠屏學館和隆裕大茶樓,酒店是一座青磚、青瓦、木制走廊的二層小樓,後面是古城的一條內河,河道不寬,不時有游船穿過。

夜色降臨了,那掛在房檐下的大紅燈籠齊刷刷地亮了起來,房頂上的青瓦被金黃色的射燈一照,整個古城像塗了一層金箔,恍惚中仿佛置身於金銮寶殿……

伴著夜色,我漫步在古城的大街上,向著西面城門方向走去。沒走多遠,只見前面有一堆人在瞧什麼熱鬧,走進一看,原來這兒的藝人正給游客上演皮影戲,只見戲中人物身著古裝,手拿刀槍上下翻滾,打斗十分精彩,加上具有濃厚地方色彩的配音,博來觀眾連聲叫好!

再往前走,是一個小廣場,名叫驿站廣場,廣場北面是三恪堂 ,東側的牆面上是一個用圖片合成的立體雕像,一名小戰士腰上綁滿了手榴彈,將要與鬼子同歸於盡。這裡講述了台兒莊戰役一個真實故事,讓很多路人駐足,有人好奇的用手摸一下,看是照片還是雕塑。

廣場中間一台老式放映機正在播放電影《血戰台兒莊》,西面房屋那堵白牆成了大幕,盡管影像很模糊,可觀眾早就把幾排長凳給坐滿了,一個個神情專注,影片把人們帶進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再往西走就到了“水陸通衢”這座古城的標志性牌坊。離牌坊不遠的參將署顯得莊嚴而肅穆。只見參將署前幾堆篝火已擺在中央,紅男綠女腰纏絲帶正翩翩起舞,一場聯歡拉開了序幕。震天的鑼鼓,清脆的歌聲,仿佛要把古城的青春喚回!

抬頭看,步雲橋畔的大型電子屏幕上正在播放CCTV海峽兩岸《走進台兒莊》專題片。

步雲橋這座充滿歷史傳奇的橋 ,此刻正靜靜地伏臥在古運河上。它用它下面的橋孔,向人們敞開了一扇扇窗口,供人們欣賞如詩如畫的古城夜色。

這時古城又有成群結隊的游客湧入,原來是專程來觀賞夜景的。附近的碼頭,人們開始爭先恐後地登上游船,他們在迫切地劃往古城深處,去探尋古城的神韻。

回到房間,洗漱完正准備入睡,忽聽窗外傳來姑娘清脆甜美的歌聲和陣陣歡笑聲。“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這歌聲就在跟前,我推開窗戶往下看,只見姑娘搖著橹,那掛滿大紅燈籠的船兒在水中慢慢地劃向遠處,身後留下無數條跳動的金色的波紋。叫好聲、掌聲、再來一個的呼聲又從遠處傳過來。

倒在床上,閉上眼睛,忽然窗外又傳來搖橹聲和姑娘甜美的歌聲。

這一夜,是伴著歌聲入睡的,很香、很甜。

天氣小雨

清晨,我被窗台上一陣唧唧喳喳的鳥叫聲喚醒。

從房間出來,我看見走廊上的窗戶大敞著,就走了過去。臨近窗口是一棵大樹,樹被修剪的只剩下兩個大樹叉子,上面掛著簇簇綠葉。突然我發現中間有一張蜘蛛網,被風雨吹打著,那蜘蛛不見了蹤影。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下起了毛毛細雨,樹葉和花草都變的水靈靈的,下面青石板路上就像抹了一層油,油光光發亮。

早點是在一家客棧的後院食用的。走進餐廳,仿佛空氣中都在飄著古筝聲,透過餐廳的大玻璃,你會欣賞到滿院的花木,紅紅的楓葉,肥大的芭蕉,奇異的石榴。地上長滿了橙色和潔白的菊花,還有五顏六色叫不上名字的花兒。

早飯後,我去現場和項目負責人做進一步洽談。路上,行人打著各色雨傘,感覺像流動著的多彩蘑菇。文匯酒樓前有一尊銅鑄雕塑,一位剃頭師傅正給一孩童剃頭,只見雨水從他額頭上往下滾落,鼻尖上下巴上掛著雨滴,像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我不由地從心裡道了聲:師傅,辛苦啦!

這次在古城做的一個藝術館項目,館址已經選好,兩層小樓,座西向東,仿古建築,雕梁畫棟,頗為典雅,加上緊挨翠屏學館,又多了幾分文化氣息。臨近中午,設計方案已基本敲定,大伙剛要休息,忽聽外面傳來哐哐的銅鑼聲,接著便聽到有人大聲吆喝著什麼。出於好奇,我拉開已上了栓的大門,進到走廊往下一看,街巷兩邊已站滿了看熱鬧的人群,只見一打扮皇帝模樣的人,身著龍袍,手搖紙扇,大搖大擺向這邊走來,身邊是皇妃陪同,前面有官兵鳴鑼開道,左右有恃衛手持長矛護駕,後面是長長的一隊宮女,個個身段窈窕,艷麗無比。來到翠屏學館前,那皇上突然停下腳步,身邊一駝背人向皇上介紹著什麼,只見皇上不住地點頭,紙扇在手上打著節拍,連聲說好。隨即轉過身來繼續向前巡游。此時,開道聲、哐哐的銅鑼聲再次響徹古城上空。

出門一打聽,方才知道剛才那一幕是乾隆皇帝當年巡游台兒莊的情景劇,每天都按時段演出,看來,古城台兒莊文化大餐也是那麼豐盛。

按照原來計劃,我該考慮返程了。可這時的心緒還想在古城放松一下,我答應自己 ,今兒不走啦。

整個下午,我是在船形街度過的。

船形街位於大衙門大街的中段,往南過至尊橋便到。因整個街道呈橢圓形,中間圍著一條石砌木雕的仿古大船,故得其名。這條船建的氣勢宏大,船頭巨龍噴水,宛若懸河,船體戲台高築,古色古香,一出柳琴戲,直演得船上船下擠滿了觀眾 。

船形街其實是一條極具特色的商業街。這兒不僅有當地有名的土陶、泥人、木制和布制品,就連安徽歙硯、濰坊風筝、杭州雨傘這樣的國內名品也在此安營扎寨。

我這人平日逛街的特點是走馬觀花,而在船形街的棗莊泥人劉商鋪竟坐了大半個下午。我欣賞工藝師把古今人物塑的活靈活現,更欣賞把現代人,特別是山裡人塑造的诙諧生動、誇張至極。濃郁的生活情調和對人物誇張的准確把握,讓我對眼前這位40多歲的工藝師由衷地佩服。而他給我講述的一段學藝過程,也許我終生不會忘記。他告訴我,年輕時酷愛藝術,但因家裡窮,上不起藝術學校,更沒有畫模特的條件,為了能准確把握人體,他就到澡堂子給人搓澡,一邊掙錢,一邊觀察,回家後再憑記憶反復去畫,就這樣打下了人體造型的基礎……

我被他打動了,很想多聊聊,這時從外面走進幾位金發碧眼的外籍游客,我自知不能耽誤這裡的生意,便起身離開,並約定下次再來,也許我做的藝術館能和他有些合作。

夜在不知不覺中又來了,我和小聰向運河岸邊走去,聽人說那兒有醉人的夜色,還有誘人的美食。

天氣晴朗

昨晚我換了個地方居住,從台城客棧搬到了彭啟客棧。客棧就在船形街東鄰,這兒環境更好些,三面有水。

夜裡睡得很踏實,清晨睜開眼便看到陽光已射到床頭上。我不由心中一陣狂喜,前天是陰,昨天是雨,今天是晴,真是上蒼賜給我的福氣!我爬起床來,聽到外面有咚咚的敲鼓聲和說唱聲,心想誰這麼早就開始演出?

匆匆洗漱完畢,帶上相機 ,我便出門去拍古城晴朗的早晨。

就在門口不遠,我碰上了一群人正圍著一位頭戴禮帽、身穿長袍,坐在那裡敲鼓說唱的老藝人拍攝電視,原來他們正早起拍一部宣傳台兒莊非遺的專題片。

我沿著月河街往東去,街兩旁盡是些有名的建築,什麼閘官署、保壽堂 、蘭婷書寓、胡家大院 ,道升酒坊。街道不寬,兩邊各有一條窄窄的水渠,水兒在歡快地流淌,草木古樹綻放著濃濃的綠意,陽光透過樹的枝葉,金子般灑落在石板路上。

在郁家碼頭的廣場上,我停了下來,這兒是月河街與順河街的交匯處,古運河由西向東在這裡突然掉頭向南流去。站在碼頭上舉目四望,會讓你目不暇接,感慨萬千。

此時的古運河上面被簿簿的晨霧籠罩著,對岸新起的古建築海市蜃樓般映入眼簾,岸堤上紅花綠樹還有那一簇簇挺拔的翠竹,向人們展示著它的高潔與俊秀。身後是不同風格、不同造型的建築,望河樓、天主堂、台莊公館、崇華樓、闵豐號、晉元號沿著順河街一字兒排開。此情此景,你會有時光倒流、置身中外的美妙感覺。

好了,我想在此停下腳步。

因為我知足了。

這三天,我在古城遇到了三種不同的天氣; 這三天,我的視覺被古城的大美所包圍; 這三天,我的心靈被古城復活者的大智所震撼!

打點行裝,我和小聰緩緩地走向古城的西大門,我來的那個方向。

不想和你說再見,

那一回眸好像穿越了千年。

……

                             完稿於2012年10月30日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