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橋點綴山水秀畫
日期:2016/12/16 18:04:13   編輯:古代建築
或飛越於河海,或巧臥於街面,或盤旋於要津,或點綴於園林……青山綠水間有了橋的點綴,單調的畫面變得靈動;繁忙的都市有了橋的存在,擁堵的脈搏跳得更加有序;長江大河上有了橋的連通,天塹變成通途……
風景這邊獨好
中國傳統小橋的俊秀在江南的古鎮和園林中被展現得淋漓盡致。站在古鎮的橋上,或遠眺碧雲天、黃葉地,或近觀兩岸河房、小船悠悠,都是如畫的風景。“如果江南的古鎮是位美麗女子,那江南的橋就是女子額上那彎柳葉眉。”酷愛旅游的林小姐說。
周莊因橋走向世界。著名畫家陳逸飛用飽含深情的筆墨把美麗的“雙橋”呈現給了世界。“很多游人會站在橋上或以橋為背景拍照留念,我想不僅因為那一橫一豎的橋面、一方一圓的橋洞充滿了無盡的美感,更因為如夢的小橋引發的某種思緒:彎彎的月亮下面有那彎彎的小橋,小橋的旁邊有條彎彎的小船……”周莊的陳小姐說。
同裡的“太平、吉利、長慶”三橋也已名聲在外,“三橋隔河相望、相隔百步之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但橋美景美,走三橋更成了一種祈福的習俗。很多遠道而來的新人會選擇在這裡舉行水上婚禮,迎親船隊在一路鞭炮鑼鼓聲中穿行在狹窄的水巷,新娘一襲紅妝,幸福地乘船而來,新郎則攜著心愛之人的手,懷著‘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信念走過三橋。”同裡古鎮旅游部門的負責人陳園說。江南園林裡,橋與山、水、樹木一起勾勒出一道濃縮的山水秀畫,觀橋上樓榭亭台,看橋下落花流水。“要看最完美的橋景,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比如古鎮觀橋,雨天要比晴天好,有些橋晚上比白天好。揚州瘦西湖上的五亭橋,將亭、橋結合形成亭橋,橋身建成拱形,由三種共15個不同的卷洞聯系。既有南方之秀,也有北方之雄。此橋最美在月圓之夜,天上的明月倒映水中,每個洞正中都能看到一輪明月,有‘面面清波涵月影’絕妙佳境。這樣的夜色和月色是需要一些緣分才能碰到。”不夜城國旅會展部的經理唐晔說。
江南現代的橋也以恢弘氣勢、雄偉氣魄為人津津樂道。“北起浙江嘉興,南至寧波慈溪的杭州灣跨海大橋設計時引入了景觀設計的概念,吸收了西湖蘇堤‘長橋臥波’的美學理念。車行至橋上,大橋用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變換的色彩豐富著人們的視線。橋兩邊無垠的大海同樣色彩豐富,朝陽把海水映成紅色,黃昏時分,落日的余晖把海水塗成金色。如果有機會高空俯瞰,整個大橋會呈美麗的S線。如今大橋終點的慈溪更是推出了‘橋’文化體驗之旅的主題線路。”寧波旅游局上海辦事處董邦敏主任說。
揮不去的不了情
西子湖畔斷橋上白娘子和許仙的故事被講述了幾千年,再別康橋的美麗詩篇被誦讀了幾萬遍。橋因為美麗的故事讓人無限向往。然而,在浩瀚的歷史裡,能被所有人記住的橋畢竟寥若晨星。更多的可能是那些安靜地坐落在村頭街邊,簡約而質樸的無名小橋,因為承載了尋常百姓的喜怒哀樂,承載了“走出去”的希望,多年之後就在人們的心頭繪成一段化不開的情愫。
“我家的村頭就有一座小橋,我住的村莊叫後望皮,河對面叫前望皮。也許因為一橋之隔,兩個村莊只有一所小學,適合齡的孩子都被母親牽著送到前村去上學,家中讀書的孩子總會成為一家人的新希望。從此便也開始了每天過橋的日子。我們當時午飯都是回家吃的,所以一天在橋上就要走四趟。小河是孩子的樂園,男孩子光著屁股去洗澡,女孩子則二三一伙,帶著饅頭和一個系了繩子的罐頭瓶去河裡釣魚。每個孩子也都會劃出一塊屬於自己的風水寶地,橋洞邊的領地就是我的寶地。那個時候一閉上眼睛就能想起橋上的哪個縫裡長了狗尾草,哪個縫裡長了牛筋草。現在離開家時間久了,但是經常會在夢裡夢到那個地方。或許是自己開始老了。”林小姐笑著說。
同城時代的紐帶
橋承載著歷史,裝點著自然景色,傳遞著深情,然而橋最本質的作用還是便利交通。“如果說古代的橋更多的是連接街道、村莊,而如今的橋更是連接了城市,成為了實現‘同城時代’的紐帶,杭州灣跨海大橋將上海到寧波的路程縮短了近兩個小時,即將開通的舟山跨海大橋把舟山交通融入到長江三角洲高速公路網中,去舟山不用時刻擔心天氣變化,隨時都可以自由通行。從上海到舟山的車程縮短了近兩個小時,自寧波到舟山也更加的方便。我們也正在積極籌劃,把舟山的旅游和寧波的旅游連接起來。預計2012年寧波到象山的大橋也會實現通車。”董邦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