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遺址
日期:2016/12/15 15:03:59   編輯:古代建築上山遺址是國務院最新公布的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位於浙江省中部的浦江縣。
上山遺址的特征:
其一:上山遺址是中國迄今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之一。遺址的年代距今約9000-11000年。當初河姆渡遺址出土7000年的人工栽培的水稻,曾將世界稻作農業起源的研究熱點引到長江下游地區,而上山遺址又將這一記錄提前了3000多年。上山遺址的發現是中國早期新石器時代考古的重大突破。
其二: 在上山遺址出土的夾碳陶片的表面,發現較多的稻殼印痕,胎土中夾雜大量的稻殼。對陶片取樣進行植物硅酸體分析顯示,這是經過人類選擇的早期栽培稻。這一結論表明,上山遺址是迄今發現的、保存豐富栽培稻遺存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這證明了上山遺址所在的長江下游地區是世界稻作農業的最早起源地之一。
其三: 遺址內具有明顯的由舊石器向新石器過渡的特征。在遺址出土的陶器(片)和石器中,陶器多為夾炭紅衣陶,數量少,陶質疏松,火候低,器型十分簡單。石器以打制石器為主,並發現少量通體磨光的石锛和石斧,其中以石磨盤和石磨棒的組合最具特點,反映了與原始農業緊密相關的經濟生活模式。
其四:中國迄今發現的萬年以上的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中,以洞穴、山地遺址類型為主,而上山遺址位於浙中盆地,四周平坦開闊。這是人類早期定居生活的一種全新選擇。遺址發現了結構比較完整的木構建築基址,這反映了長江下游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早期農業定居生活發生、發展中的優勢地位。
此外,有趣的是發掘出上山遺址的原因,起初是去挖掘另一個新石器時代遺址-塘山背遺址,它是錢塘江以南所發現的第一個良渚文化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