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穿洞遺址

穿洞遺址

日期:2016/12/15 15:01:35      編輯:古代建築

  普定穿洞遺址是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位於安順市普定縣城西5公裡處的一座孤山上,山下四周是溶蝕性盆地。穿洞洞口朝南,前後相通。洞口海拔1,286 米,山頂與谷地的相對高度為87米,洞口 於孤峰半腰,洞口距地面26米,為一石灰巖質溶洞,因洞口南北對穿而得名,洞長30米,寬約13米,洞頂作弧形,頂高9米。

普定穿洞遺址發現的古人類頭骨化石
  一九六九年五月試掘,獲得大量石器、骨器。一九八一年五月中國科學院和省博物館聯合發掘,出土石器、骨器、動物化石和人類化石兩千多件。其中骨器出上四百余件,制作精巧,形式多樣,為其他地方所少見。該遺址發掘出土各類舊石器2萬余件,骨器千件,20余種哺乳動物化石200余件,古人類頭蓋骨化石2個,還有人類骨、齒多件。骨器之精,均為世界所罕見,被譽為“亞洲文明之燈”。此外,還發現多處用火遺跡。出土文物之多,全國之冠,震驚考古學界。

  我國著名考古學家、北京猿人頭蓋骨的發現者裴文中教授生前實地考察了穿洞遺址,肯定了“穿洞文化”在中國考古學上的價值和地位,親筆題寫了“普定穿洞舊石器文化遺址”。考古界確認 了“穿洞文化”的命名,該遺址具有重要的考古研究價值和極高的學術地位,為研究我國西南原始社會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將建為古文化遺址博物館。1990年國務院正式公布穿洞遺址為為數甚少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