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官渡古鎮將建“非遺基地”

官渡古鎮將建“非遺基地”

日期:2016/12/15 22:34:46      編輯:古代建築
當樂隊龐大的“洞經音樂”撞上淺吟低唱的“昆明調”,粗犷豪放的“秧老鼓舞”碰上剛勁有力的彝族撒梅人“扁鼓舞”,會擦出怎樣的火花?昨日,昆明傳統民族民間非物質文化項目匯集展演,而最具代表性的節目將代表昆明參加“雲南省第七屆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活動。

據介紹,這是昆明第一次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民族民間歌舞樂調”項目的專門性評選,同時也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機構梳理民族民間歌舞的傳承保護現狀。通過3個月的初選,昆明各縣市區、五個開發(度假)區的26個民族民間歌、舞、樂非遺節目參加了昨日的匯演。演出現場,不乏一些具備申報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表演的節目,如石林縣的彝族舞蹈《繡》,以及平日裡難得一見的《洞經音樂》、昆明揚琴表演和花燈、秧老鼓舞等。

“很多表演平時都看不到,也面臨著生存空間和傳承難的問題。”昆明市文體局相關負責人稱,昆明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擁有眾多具有獨特性和地方性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資源,其中歌舞樂表演形式占昆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比重較大,但是傳承與保護也面臨著較大困難。雖然近年來昆明市建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申報審批制度、民族傳統文化保護區等,但是要引起全民對非遺的關注和保護還是影響甚微。“我們希望將官渡古鎮打造成昆明的非遺展示基地,讓非遺傳承人、表演形式在裡面長期存在,一方面讓傳承人通過表演生活,另一方面也是一個集中展示的平台,讓更多普通群眾接觸到民間傳統文化。”

據了解,昆明市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4項、省級名錄19項、市級名錄342項,國家級傳承人2人、省級傳承人58人、市級傳承 人81人。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