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古鎮保護 必須規劃先行
日期:2016/12/14 10:11:20   編輯:古建築保護
規劃科學合理
在城鎮化進程中,一些具有優美自然風貌和歷史文化底蘊的古鎮,被作為保護和開發的重點,其中以周莊、麗江為典型代表,走出了一條古鎮保護與開發的成功路子。
但是,近年來,一些地區盲目照搬其他古鎮的做法,興起一股古鎮開發熱,一批冠以古鎮名稱的開發建設項目相繼湧現,克隆出一批說古不古、說土不土的四不像的古鎮來。
有識之士一針見血指出,缺乏科學的規劃管理,是一些地區古鎮開發失敗的重要原因。專家呼吁,古鎮的保護與開發必須規劃先行,科學規劃、嚴格管理,使古鎮的保護與開發步入法制化正軌,從而有效避免古鎮資源遭受新的破壞。
高級建築師、成都市建築設計院顧問汪其楷指出,古鎮的保護開發需要老老實實地做規劃,嚴格按照先總規、再詳規、再實施性規劃,步步深入。規模較大的項目,事先規劃尤其重要,千萬不能想搞哪塊就搞哪塊,搞到哪裡算哪裡。
四川省規劃設計院原總工、高級規劃師應金華指出,凡准備進行古鎮開發的,都應事先制定文物古跡的保護規劃,對區內文物古跡進行清查登記,建立檔案,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保護。一些古鎮在進行開發建設的同時,破壞了原有文物古跡和景觀風貌,得不償失。保護與建設的矛盾需要科學地處理好。
突出特色是關鍵
四川省政協文史委員會副主任、研究員譚繼和指出,古鎮開發僅僅局限於讓人們看老房子、舊街道是不夠的,要有新的思路。要深入挖掘古鎮的文化內涵,使古鎮更具文化旅游的特征,以適應觀光旅游轉向休閒旅游、增值旅游的新潮流。古鎮的保護與開發要抓住最主要、最具特色、最有價值的東西,形成拳頭產品的競爭優勢。流於一般化的古鎮開發是沒有意義的。
建設部風景名勝專家、高級規劃師錢振越指出,古鎮的開發一定要抓住獨有的特色,對游人有強大的吸引力,讓人來過一次還要再來一次,而且要請他的親朋好友一起來。這裡的關鍵是,古鎮不應完全恢復老版本、老式院子,與現代生活隔絕,讓人們分不清哪些是真文物,哪些是現代的東西。古鎮應是現代版本,既能真實再現當年情景,同時可讓游人參與其中,形成互動關系,以增加游人興致。古鎮的環境景觀建設要十分注意協調性,做到自然優美、清新宜人。
成都市建設設計院副總建築師、國家一級注冊建築師張為憲指出,蘇州的園林有許多是能讓人叫出名字的,但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其主人是誰,也並不在意其主人是誰,記住的是該園林,欣賞的是該園林的精致和魅力。這說明,建築本身的魅力才是永恆的。進行古鎮開發,要突出最具代表性的建築,進行重點保護和發掘整理,以形成特有的建築風格。古鎮建築不能簡單地復古,要有創新,具有典型性。
經濟社會效益相統一
成都市建委副主任鄧工力指出,古鎮保護與開發要與產業發展相結合,不能建了一座古鎮,沒有產業支撐,反而無法生存。古鎮旅游項目最好是歷史上的生產生活場景展示與現時居民的生活經營活動相結合,古鎮居民在不改變身份不打亂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引進文化旅游產品生產經營項目,成為旅游經營者,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古鎮的開發在規模上不能一味求大,攤大餅似的開發不符合集約化原則。參觀旅游項目要多樣化,豐富多彩,不要像到了四川的一些地方,除了打麻將,再沒有其他玩法。
成都市建委主任劉玉成指出,古鎮規劃設計的思路要寬,具有可操作性,力求做到社會、經濟效益的統一。貫徹經營城市的理念,通過市場化運作,把政府手中的資源變成社會資源,引進多元化資本進行古鎮文物的保護和開發建設。投資商參與古鎮開發,必然追求經濟效益,應當合理合法地保障投資商的利益,不然投資商就沒有積極性。古鎮開發應在搞好總體規劃的基礎上,把環境整治好,把旅游產業啟動起來,邊開發邊見成效,逐步推進,滾動發展,以減少開發投資壓力,降低投資風險。同時,古鎮開發建設還要遵守國家文物保護法律法規,依法進行,不能以開發的名義,干違法的事情。同時,對古鎮還要善於宣傳包裝,塑造品牌形象,推出市場賣點,形成強大輿論,並依托業已形成的相關旅游資源,加入旅游路線圖,再整體聯動下迅速發展。成都4月15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