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州工地現清代古墓 出土瓷片
日期:2016/12/14 12:23:59   編輯:古建築保護
膠州工地現清代古墓 出土瓷片
昨天,市考古所和膠州博物館考古人員繼續對膠州市廣州路工地清理土層,從中發掘出了30多塊瓷器殘片。經過初步鑒定,這些殘片大都屬於清代,這為膠州清代經濟發達提供了有力依據。
發掘現場出土瓷器殘片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考古發掘現場看到,在此次發掘中,工地裡的不少土層已被翻開,堆起了不少土堆。其中,有些土堆泥土中還埋有不少瓷器殘片,大部分瓷片表面光滑,有些還帶有好看的花紋。
“這些瓷片以前就發現了很多,全是清代的。”考古人員告訴記者,古代生產的瓷器分官窯和民窯兩類,官窯燒制的高級瓷器全部送入皇宮、官府,出口國外和老百姓用的瓷器則都是民窯燒制。在前幾次考古發掘中,出土的瓷片都是民窯產品,瓷片年代應該出自宋、明、清三個朝代,且主要以宋代為主,這次發現的清代瓷器殘片也都屬於民窯。
印證膠州清代經濟很發達
考古人員告訴記者,早在唐宋時期,膠州就是一個經濟文化重鎮,經濟一度非常發達。到了清代,膠州經濟更是得到了快速發展,在膠州老城區內原先有一條護城河,就是從宋代一直延續到清代的水上商道,每天都會有很多船只卸下瓷器等貨物,沿岸經營瓷器的商戶也很多。“這處考古地位於這條水上商道北側,出土的瓷器殘片印證了清代的膠州經濟的確很發達。”考古人員說。
受下雨影響,前天新發現的另外一處清代墓葬將擇日進行保護性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