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推動揭陽古城保護建設 重塑揭陽古城歷史風貌

推動揭陽古城保護建設 重塑揭陽古城歷史風貌

日期:2016/12/14 10:01:55      編輯:古建築保護

  潮汕6月11日電 據《揭陽日報》報道,中山路等古街“三線下地”、路面鋪設古磚,特色騎樓修舊如舊,搶修百蘭山館,整修學宮廣場周邊環境……漫步在揭陽學宮廣場,聽著揭陽古城建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曉冬介紹揭陽古城項目設計規劃,古城古樸的風貌仿佛就呈現在眼前。

  還原古城風貌是古城保護建設遵循的原則。近日,記者從榕城區了解到,我市全面鋪開古城保護建設開發以來,該區邀請專門機構進行設計,並多次召開專家論證會,目前古城保護建設工作正一步步走向實施階段。

  “三步走”恢復古城風貌

  揭陽古城歷史悠久,榕城1991年被列為省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現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6處、市級24處。至今古城歷史遺存的舊城格局猶存,歷史文化內涵豐富,民間藝術鄉土氣息濃郁。但是,古城一些文物建築年久失修,保護開發揭陽古城日益受到重視。

  去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視支持和市直有關部門的緊密配合下,榕城區切實樹立主體責任意識,全力以赴推進古城保護開發。通過引進北京江山多嬌規劃設計院,目前完成了古城旅游規劃,將有計劃、有步驟恢復揭陽古城風貌。

  榕城區委常委、區政府黨組成員陳悅波告訴記者,榕城區黨政主要領導對此項工作高度重視,市委常委、榕城區委書記劉光明經常實地調研並多次召開會議,推動古城保護建設工作。據介紹,按照規劃方案,揭陽古城建設分4A級景區創建、5A級景區核心區的提升和5A級景區創建三步走。其中,第一階段國家4A級旅游景區范圍將涵蓋東至東環城路、西至打銅街、北至榕江北河河畔、南至南浦漁歌,總面積約0.62平方公裡的古城核心區域的景點、道路、設施和周邊配套工程,具體包括核心街區、古城基礎設施、游客中心等3個工程項目。

  優先修繕6條重點街區

  “現在我們正著力實施‘古城建設三大工程’,全力推動古城保護建設,力爭用一年時間創建揭陽古城4A級景區。”榕城區房屋征收管理辦公室主任魏少偉說,將以古城核心街區修繕為優先重點,包括中山路騎樓街區、城隍路、觀音仔街等6條重點街區、道路立面“穿衣戴帽”修繕工程和排水排污系統建設工程,修繕百蘭山館,提升核心區域學宮廣場及周邊道路的環境修繕,使之與學宮、城隍廟、雙峰寺等古跡互相襯托。

  騎樓街區歷經滄桑,如何恢復原貌?“我們委托了相關古建公司,經過一個多月的實地勘查並拍照,制定了具體的修繕方案。”據林曉冬介紹,騎樓街區將實行分類修繕:一是受損的,進行修繕恢復原貌;二是淪為危房殘鋪或已倒塌的,以原風格進行加固或重建;三是被改建的,則通過立面改造修整,協調整體騎樓風格。“總之,就是要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近期還將請權威專家進行反復論證,進一步深化設計,力求最真實地展現騎樓風貌。”林曉冬說。

  “道路的改造內容則包括路面鋪設古磚,電線、電纜、有線電視等線路‘三線下地’,配套路面給排水等。”魏少偉告訴記者,目前,道路改造的設計方案已送市有關部門審核,騎樓建築立面的保護修繕方案一旦通過專家論證,也將以最快的速度送市有關部門審核。記者了解到,為配合“行頭橋”民俗活動,該區已在今年春節前對打銅街路面和欄桿進行了修整。

  “一旦有關規劃設計方案通過市批准,就可以馬上進行招投標和施工建設了。預想改造後的街區,是非常漂亮的,古色古香,人文氣息更濃厚!”林曉冬笑著說。

  古城游成城市新名片

  在全力推進揭陽古城保護建設的同時,榕城區依托優勢資源,加快旅游項目建設,早在去年初便啟動了“古城文化游”項目,開通了“古城文化游”一日游新線路。記者了解到,這一旅游線路包括揭陽學宮、進賢門、城隍廟、騎樓街區、禁城等文物景點,並將文化與旅游融合,組織青獅等非遺項目進行展示表演。

  “古城文化游將這些景點串在一起,古城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給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鄭錦丹是揭陽學宮的一名講解員,她告訴記者,揭陽古城文化游線路推出之後,周邊城市和港澳台的游客紛至沓來,尤其是來自香港的游客特別多,甚至單個旅游團游客就達到數百人。

  “‘古城文化游’啟動一年多來,來古城旅游的各界人士成倍增長,有效盤活了文化資源,推進榕城古城的保護開發。”榕城區旅游局局長陳耀雙介紹,目前“古城文化游”已成為該區一大品牌,成為城市對外宣傳的一張亮麗名片。

  “古城文化游”大大地提升了揭陽古城的知名度與美譽度。而隨著中山路、城隍路、觀音仔街等古城區道路改造實施,古城保護建設工作的推進,古城將舊貌換新顏,煥發出新魅力。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