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貴州修路挖出漢代部落遺址

貴州修路挖出漢代部落遺址

日期:2016/12/14 12:24:31      編輯:古建築保護

出土的漢代瓦片

    貴州省和遵義市的文物工作者,在習水縣土城鎮的一施工現場,接連提取到繩紋瓦片,以及陶制網墜等。

    這些確信來自漢代的物品,分別是高規格建築的構件,以及居民常用的生產用具。文物工作者表示,發現地是較早時期的部落聚集地,也是赤水河兩岸已發現的最高等級遺址。

    施工現場漢代磚瓦隨處可拾

    提取到漢代文物的地方,是習水縣土城鎮黃金灣村一個名叫興隆田的地方,緊鄰赤水河。一條新修的道路將穿過這片區域。“旁邊,還會修建一些房屋。”當地村民說。

    隨著工程推進,人們在被挖掘機挖開的斷面上,發現了可疑瓦片、陶器等。他們推測,這些細碎並帶花紋的瓦片,可能是重要的文物。

    6月29日,貴州省文物考古所、遵義市文物局派出人員,前往興隆田一帶進行調查。

    “挖掘形成的土層斷面上,有不少瓦片和陶網墜。”省考古所館員張改課說,這些瓦片,屬建築構件。陶網墜,則是古代人使用的漁網上的物件。“它們最晚是漢代物品。”他說。

    快速判定漢瓦、漢磚的依據,是瓦片、磚塊上的花紋特征。“現場提取到瓦片,大多有繩紋;磚塊有規則的菱形、三角形、圓圈圖案。”他說,這是漢瓦、漢磚的典型特征。

    昨天,文物工作者繼續搜尋出露地表的文物。他們用一把小鋤,在坡坎邊緣輕刮下一層土,就能找到殘損的瓦片等。


    記者沿挖掘機刨出的土坎邊緣,行走不到20米,也輕松找到數塊半嵌入泥土中的漢瓦。

    赤水河沿岸遺址規格最高

    文物工作者調查確認,興隆田及隔一條小河的天堂口,是漢代的部落聚集遺址,面積約有2到3萬平方米。興隆田屬核心區,是赤水河沿線已發現漢代遺址中最高的等級。

    上游一公裡,紅軍一渡赤水激戰過的黃金灣,有一處漢代墓葬群,面積約5000平方米。

    “這說明,早在漢代,聚集在這裡的人很多,這個部落也很龐大。”張改課說,較高的建築規格,可能與部落中有居住者的身份有關。

    遵義市文物局文保科副科長何烨,對中國古代建築頗有研究。他稱,漢代能使用磚、瓦修建的房屋,多是官衙或大富之家。“在偏僻的西南地區尤是如此。”他說。

    將對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

    據了解,早在2009年,考古專家在土城鎮發掘商周遺址和零星漢墓時,就懷疑該區域的地下可能埋藏著較大部落聚集地遺址。

    因這個懷疑,蓉遵高速公路業主方修改設計方案,將原計劃從興隆田、天堂口橫跨赤水河的土城特大橋,向下游推移了500米左右,以避開古遺址。

    基於文物保護的需要,文物部門將遺址范圍告知地方政府後,沒有主動對遺址進行發掘。“但現在,必須搶救性發掘,並對發掘成果進行展示。”何烨說,新的道路工程,已全面展開,河中間都修了好幾個橋墩。

    另外,對於在遺址區內尚未開工的其他工程,文物部門建議地方政府修改規劃。“希望能夠盡量原地多保留一部分遺址。”何烨說。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