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乙盛贊台兒莊古城 古城保護的中國路找到了
日期:2016/12/14 10:02:39   編輯:古建築保護台兒莊古城做得比京都還純粹
我在世界范圍內看過很多歷史文化名城,感到做得最好的是京都。今天我意外地發現,台兒莊古城做得比京都還純粹,它的意義已經超出了中國的范圍,可以在世界上立得住。最近三十多年,中國的許多古鎮蓬勃發展起來,每天吸引幾萬、甚至十幾萬游客來參觀。但一些古鎮的發展理念及發展狀態,令人堪憂,絕不是學習的榜樣,相反可能是錯誤的榜樣。很簡單,這些古鎮裡每個商店基本上都一樣,賣得都是低檔的、現代的、同樣的商品,讓游客的游覽興趣大大降低。而台兒莊古城這個地方,是真正成功的榜樣。這裡每個商店都不同,商品也沒有重樣的,而且都是傳統的手工藝品,是真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游客可以帶著極大的興趣走完每一個商店。店裡的商品,雖然設計變了,但工藝沒變,在傳統基礎上融入現代元素,很符合現代人的喜好,這是一個非常正確的發展方向。中國既要保護原有傳統,又要滿足現代需求,怎麼做?這麼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發展,要走向一個光明的未來,怎麼走?這麼走!就像剛才我們看到的那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他有手藝,但沒有市場,生活都沒有出路。而在這裡,他一天可以賺一千元錢,一個月可以賺兩三萬元錢,很不得了。古城重建創造了商機,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找到了生活出路,救活了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很有啟發性。
台兒莊古城重建,有一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充分占有各種資料,充分挖掘歷史文化積澱,把過去的照片、過去的文獻、口述的歷史,通過各種途徑搞到手,認真進行挖掘整理。有了這個文化基礎,充分證明這個古城歷史上就有,只不過是被戰火毀掉了,完全是根據史料一一重建的,而不是簡單的建一條仿古街。古城重建的每一個地方、每一個造型、每一個細節都有根有據,不是想當然,也不是千城一面,這是一條完全正確的道路。
古城是京杭大運河 申遺“活標本”
對於整個京杭大運河申遺來說,這裡更是非常珍貴、鮮活的一段。像這樣保持完整性、原真性的運河,越往南越難找,再往北枯竭了。台兒莊段運河作為京杭大運河的中間段,南北文化的交流融合在這裡精彩呈現,能夠幸運地找到並原汁原味地保護下來,將對大運河申遺起到決定性的展示作用。聯合國專員來考察古運河是什麼樣子,就讓他到這裡來。這些遺址、風貌都是原真的,跟周圍環境是協調的,很有說服力。所以說這裡是一塊寶地,是具有代表性的“活標本”。
台兒莊古城的很多細節都讓我感動。包括對不同歷史時期“台”面的保護,以及大量抗戰遺址的保護,非常了不起。中國在抗戰中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犧牲了那麼多人。現在抗戰已經過去70多年,人們想再看到當年的二戰遺跡很難了。像我以前生活過的重慶,抗戰時期是陪都,很多二戰遺址都沒有認真地加以保護,在城市發展中被大量地破壞,讓人感到非常痛心。但在台兒莊,不僅找到包括殘垣斷壁、累累彈痕的古牆在內的50多處大戰遺址,而且都得到了很好的保護。這些遺址雖然沉寂了70多年,但都是具有重大文物價值和歷史價值的,是整個中國近現代史的一個活標本。你們不僅能夠找到它,而且能夠不拆它,還能保護起來、展示出來,非常了不起,這在世界上也是很難得的。重建的台兒莊古城,是大運河上的一顆閃亮珍珠,是留給後人的一筆寶貴財富。
我長期關注古城保護發展以及運河申遺這個事情,今天看了台兒莊古城之後感到非常興奮,目前還找不到比這裡更精彩的地方。你們是在認真地挖掘文化內涵,是在真正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體現了非常強的文化自覺性。過去人們對台兒莊的了解很少,可能會有些疑慮。你們深入挖掘它在抗戰中的價值、運河中的價值、文化中的價值,搜集了大量的檔案、圖片、資料,讓人一看就是真的,然後再嚴格按原樣重建,做了一個很成功的例子。對於古城保護,過去普遍認為老的好;而台兒莊古城重建,恰恰反過來,老的沒有了,新建的比老的還好,是在老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我覺得這個思路有突破性、示范性,對城市決策者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樣板。對廣大游客來說也是很幸運的,能夠看到這麼精美的古城,領略這麼豐富的文化。現在很多人都還不知道台兒莊古城,要很好地宣傳。我相信,台兒莊將來一定會成為國際旅游目的地。
(本文根據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舒乙先生2011年11月2日出席“第二屆春節文化論壇”後參觀台兒莊古城時的講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