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日期:2016/12/14 12:22:16      編輯:古建築保護

    “全國的考古專家一致肯定了九原崗壁畫墓和沁水下川遺址的發掘成果和重大歷史價值,但這兩個考古項目沒有進入年度十大考古發現,確實有點遺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張慶捷介紹說。昨日,2014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我省沁水下川舊石器遺址、忻州九原岡北朝壁畫墓入選了25項終評名單,但最終未能入選“十大”。201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為:廣東郁南磨刀山遺址與南江舊石器地點群、河南鄭州東趙遺址、湖北棗陽市郭家廟曾國墓地、雲南祥雲大波那墓地、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窯遺址、西藏阿裡地區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內蒙古正鑲白旗伊和淖爾墓群、河南隋代回洛倉與黎陽倉糧食倉儲遺址、北京延慶大莊科遼代礦冶遺址群、貴州遵義新蒲播州楊氏土司墓地。

    沁水下川舊石器遺址位於晉城市沁水縣中村鎮,是一處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考古專家在遺址首次發現了2.2萬年前的火塘、石墨盤、赤鐵礦遺址等。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杜水生點評說,沁水下川舊石器遺址為研究古人類出現、遷徙、文化交流、行為方式及新舊石器時代過渡提供了新的素材。

    九原崗北朝壁畫墓位於忻州市忻府區,古墓坐北朝南,由墓道、甬道、墓室等三部分組成。墓道北壁繪有一座規模宏大的木結構建築,建築的雙柱式斗拱在我國是首次發現。九原崗壁畫墓保存完整,中國國家博物館副研究員霍宏偉點評說:“墓葬內保存的精美壁畫,滿壁線條飛動,頗有‘曹衣出水’的美感,令人歎為觀止。”

    張慶捷認為,本次揭曉的十大考古項目集中於少數民族地區及考古發現較少的地區,入選“十大”有助於加強少數民族地區的文物保護。“本次評選競爭十分激烈,”張慶捷舉例說,“內蒙古正鑲白旗伊和淖爾墓群是目前在我國已發現墓葬中緯度最偏北的北魏墓群,排列有序,規格較高,是一處北魏時期的貴族墓地,墓葬結構具有鮮明的鮮卑文化特色,墓葬群出土了大量金銀、陶器等文物,為研究北魏時期的草原絲綢之路提供了極為珍貴的歷史實物,是近年來我國邊疆考古中的重大發現。”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