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陝西省人大常委會、陝西省政府聯合在西安召開《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宣傳貫徹電視電話會議,就將於5月1日實施的《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的貫徹落實進行部署。
陝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黃玮表示,《條例》的制定是貫徹落實《非遺法》的具體措施,是解決陝西省當前非遺保護存在問題的迫切需要,是依法保護、科學發展的有力保障。陝西省副省長白阿瑩要求,各級各部門要從傳承中華文明、維護文化安全的高度,提高對非遺保護工作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正確處理好保護和利用、保護和傳承的關系,認真抓好《條例》的貫徹落實工作。
《條例》指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保存工作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聯席會議制度,解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保存工作中的重大問題,並將保護、保存經費列入本級人民政府財政預算;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在有效保護的基礎上,鼓勵和支持通過融資、合作、入股等市場機制,合理利用開發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場潛力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鼓勵、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和代表性傳承人通過注冊商標等形式保護其合法權益,並為其提供便利條件。
目前,陝西省擁有國家級非遺項目62項、省級項目453項、市級項目1127項、縣級項目2292項,西安鼓樂等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