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保護鳳凰古城 延續歷史文脈

保護鳳凰古城 延續歷史文脈

日期:2016/12/14 10:02:35      編輯:古建築保護
  為了改變鳳凰古城“一座五光十色的娛樂城,一個土特產的露天超市”現狀,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精氣神,鳳凰縣最近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古城得到有效的保護和利用。
  一科學制定規劃,嚴格執行規劃。依據《鳳凰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目前該縣正在修編《鳳凰縣城市總體規劃》、《鳳凰古城保護規劃》,制定《鳳凰縣旅游總體規劃》、《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維修規劃》、《鳳凰區域性防御體系保護規劃》、《鳳凰古城區商業布局規劃》等,在規劃時始終把有效保護和傳承、延續歷史文化作為首要要素加以考慮。對已經形成的規劃,堅持依規辦事,不因一時的趨利、沖動去破壞整體歷史韻味,特別是鳳凰古城更要加大保護力度,使古城原始風貌得到有效珍藏。
  二加大投入,完善基礎設施和搶救維修文物。投入資金9億元,建設城北旅游綜合服務區,用三年時間建成可容納20000輛小車,3000輛旅游大巴旅游停車場和游客服務中心;加快紅旗行政中心和鳳大新區建設,完成古城內機關事業單位搬遷工程,拓展縣城發展空間,緩解古城保護管理壓力;實施城區道路改造和城區供水、排污管道建設,新建日處理30000噸污水處理廠及日供應30000噸的自來水廠各一座,樹立規范整潔的旅游城市形象,新建6座星級公廁,完成古城區消防供水管網改造、市政消防栓和防火牆工程建設;實施古城區民居、店面門鋪、酒吧、家庭客棧的用電線路達標改造,確保游客和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加大古城文物保護維修,投資100萬元對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准堤庵黃永玉壁畫維修,投資5000萬元維修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沈從文故居、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熊希齡故居和田氏宗祠,建設沈從文紀念館和熊希齡總理府;維修古街道和馬皇廟、城隍廟;建設竿軍博物館,對古城內不從事商業掛牌保護的特色民居,根據建設面積給予每棟每年不超過50000元的修繕費,使特色民居得到有效保護。
  三構建政策支撐體系,保護古城。該縣人民政府出台了《鳳凰古城涉旅行業轉移轉型升級的暫行規定》、《鳳凰古城保護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和《鳳凰古城鼓勵和限制經營的項目目錄》,暫行規定鼓勵涉旅行業按照《鳳凰古城區商業布局規劃》和《鳳凰古城區鼓勵和限制經營的項目目錄》轉移、外遷、轉型、升級。凡自願轉型、外遷、升級的給予稅收和資金上扶持。暫行辦法設立了古城保護專項資金:50%用於古城保護、消防設施、污水管網和河道清淤等文化旅游基礎設施工程建設;20%用於古城民居的修繕、轉移、外遷、轉型升級,誠信經營戶的獎勵和扶持;30%用於古城綠化、亮化和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弘揚與傳承。同時,縣政府頒布了《關於整治古城風貌的公告》,加大對古城風貌的整治,全面取締沱江沿河和古城區內餐館,嚴格控制古城和沱江風光帶視線范圍內的規劃審批,古城內禁建新房、禁增樓層。嚴禁在沱江河兩岸房屋陽台、屋頂晾曬衣物,搭建臨時構築物,安裝太陽能、空氣源水罐。取締古城城區內店鋪安裝的防盜門、卷簾門、鋁合金門窗等現代建築設施,禁止臨街建築物新開門窗。加強古城區內廣告管理,全面取締電子熒光廣告,采用木制手寫廣告,維護鳳凰古城的原真性。
  四強化管理,建立鳳凰古城保護新秩序。鳳凰旅游原來是三家公司管理和經營,競爭無序,打亂仗,致使鳳凰古城人滿為患,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破壞。為改變這種狀況,該縣人民政府組建了鳳凰古城景區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將三家公司合並為一家公司,統一管理,統一經營。同時,結合鳳凰古城實際,綜合考慮文物狀況、文物安全措施、旅游設施容量、游客安全措施、開放空間容量,人均開放空間占用面積和停留時間、游客滿意度等因素,制定了鳳凰古城承載量,減輕古城旅游壓力,確保古城不受破壞。在此基礎上,建設誠信鳳凰,加強社會管理創新,推進古城規劃、執法、消防、治安、環衛等“網格化”管理,建立涉旅企業商家誠信經營檔案,評定信用等級,倡導企業和商家誠信經營,大力整治欺客、宰客、詐客等損害游客權益行為,對涉旅從業人員進行嚴格培訓,推進民族講解員制度,提升服務管理水平,實現鳳凰旅游提質和可持續發展。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