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築構件—月梁
日期:2016/12/14 13:21:20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木構梁架是漢族古建築發展的主流,梁架最主要的作用是承重。在中國北方地區的漢族木結構建築中,多做平直的梁,而南方的做法則將梁稍加彎曲,形如月亮,故稱之為月梁。加之南方天氣炎熱,殿堂基本上都做“徹上明造”而不做天棚,這樣一來月梁的形象暴露於外,當人們進入殿堂時,全部梁架構造一目了然。
月梁一般用於大住宅、大府第、大廳堂、大佛殿、大祠堂等比較大型的漢族建築,而且大月梁與平梁的表面不是光禿禿的,在施工完畢之後都要進行雕刻或繪彩畫,在皇家的建築中都雕繪龍鳳之類的圖畫,如清代一位皇帝曾出的上聯為:“雕梁雕出雙鳳舞”,隨後的大臣答曰:“畫棟畫到六龍飛”。
梁架之中最重要的是大梁,又稱五架梁,梁上的雕刻彩繪多集中在五架梁上,一般的做法是先在枋心繪成斜枋套環式,在梁的左右箍頭之外,雕畫出雲錦,梁底面雕畫牡丹花,左右丁頭栱側繪出雲卷,在斗栱上以承擔脊博。
北方地區的漢族木構建築雖然有月梁的做法,也有月梁的出現,但是這並不普遍,沒有南方木結構建築中月梁的做法。南方地區的漢族木構建築中一般來看天棚“徹上明造”的做法,將梁架全部暴露出來,人們進入建築內部,將從立柱到梁架以及各個節點,都看得一清二楚,沒有半點隱藏。
梁高呈弧形,梁底略向上凹,梁側常做成琴面並飾以雕刻,外觀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