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六大民居派別之海派

六大民居派別之海派

日期:2016/12/14 13:13:02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石庫門

石庫門

石庫門巷弄

石庫門巷弄

以石庫門為原型的中共一大會址

以石庫門為原型的中共一大會址

    上海的傳統建築叫海派。這個有人把海派和北京的建築京派,和廣州的建築粵派稱為三種建築。海派建築的特點第一是可以吸收你的好的東西變成我自己的東西,第二個特點是使用,有用就是好。第三個特點創新不斷地翻新,現在一句話叫與時俱進,這個也是現在非常有價值的提倡的一點。

    它的形式下面是古典主義的,頂上是巴洛克的,巴洛克就強調建築的裝飾。海派的建築藝術不是亂七八糟而是非常和諧、協調的,他可以把各種建築形式都集中到一個形式上來,使得它非常和諧,這個很不容易,這個是一個特點。

    海派建築另外一個寶貴的方面就是住宅上海的近代住宅非常多,西班牙式的,美國鄉村建築,美國的殖民地式,一些最早地方的那些住宅,還有印度式、日本式,還有德國式、俄國式,還有現代派,應有盡有。建築是文化不是機器,機器可以改,可以改成全世界都一樣,建築不同建築還是一種文化,所以建築失去了文化特色這個建築就沒有什麼價值可言了。

    代表古建築:石庫門

    石庫門是最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上海的舊弄堂一般是石庫門建築,它起源於太平天國起義時期,當時的戰亂迫使江浙一帶的富商、地主、官紳紛紛舉家擁入租界尋求庇護,外國的房產商乘機大量修建住宅。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圍合仍是上海住宅的主要特征,但不再講究雕刻,而是追求簡約,多進改為單進,中西合璧的石庫門住宅應運而生。這種建築大量吸收了江南民居的式樣,以石頭做門框,以烏漆實心厚木做門扇,這種建築因此得名“石庫門”。

    漢語中把圍束的圈叫做“箍”,如“金箍棒”,“箍桶”“袖箍”(即袖標)。這種用石條圍束門的建築被叫做“石箍門”,寧波人發“箍”字音發的是“庫”,以後上海的“石箍門”就訛作“石庫門”了。。石庫門建築的平面和空間更接近於江南傳統的二層樓的三合院或四合院形式,保持著正當規整的客堂,有樓上安靜的內室,還有習慣中常見的兩廂。這種建築還基本保持了中國傳統住宅對外較為封閉的特征,雖身居鬧市,但關起門來卻可以自成一統。於是,這“門”也就變得愈加重要起來。它總是有一圈石頭的門框,門扇為烏漆實心厚木,上有銅環一副。這種式樣的建築被上海人稱為“石庫門”。

    石庫門建築的門楣部分是最為精彩的部分。這裡裝飾最為豐富。在早期石庫門中,門楣常模仿江南傳統建築中的儀門做成中國傳統磚雕青瓦壓頂門頭式樣。後期受到西方建築風格的影響,常用三角形、半圓形、弧形成長方形的花飾,類似西方建築門、窗上部的山花楣飾。石庫門建築由其“門”而得名。石庫門也逐步成了上海傳統弄堂住宅的代名詞和一種標志。

推薦閱讀:

建造佛塔的意義

灰雕 延伸的歷史眺望

宜賓夕佳山古韻 精美的落地花罩

六大民居派別之徽派建築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