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先祖故鄉:天寶“千年古村期待再現輝煌”
日期:2016/12/14 13:28:14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古祠堂內景
氣勢壯觀的石墩
村中道路全是條石鋪成的小巷
村中古井被井繩磨成了月牙形
宜豐縣天寶鄉天寶村有1800年歷史,曾出過10名進士、76名舉人和解元、11名武舉人、139名諸貢、178名恩賜頂戴。至今村裡留存皇家賜匾25塊,並完好保存著一所建於1919年的現代職業學校——培根職業學校的舊址。
天寶,盡管名聲不夠響,但它已成為省內外眾多“驢友”、“攝友”的向往之地。
天寶,以它的原生態和獨特的文化氣質,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專家和學者前來考究。
天寶,這個有著1800年歷史的古老村落,隨著宜豐縣旅游戰略的推進,其沉浸已久的輝煌正被世人了解。
一個深厚文化浸潤著的村落
天寶是古宜豐縣治所在地。據介紹,天寶的名字始於唐代,取“綠波清浪,物華天寶,駕重洛陽”之意。曾以“東西南北門,前後兩條街,48條巷,48口井,四周竹城牆,四季馬蹄香”而飲譽江南,古有“小南京”的美譽。
天寶人才輩出,底蘊深厚。有文字記載,天寶共出過10名進士、76名舉人和解元、11名武舉人、139名諸貢、178名恩賜頂戴。至今村裡留存皇家賜匾25塊。謀略大師、著名學者劉伯溫的先祖就來自天寶。天寶古村還完好保存著一所建於1919年的現代職業學校——培根職業學校舊址。
天寶建築布局科學,風格獨特。天寶古村48條石巷、48口古井,流遍全村的小渠,組成了科學的交通、飲水和沖洗網絡。村內保存著20多座500年以上歷史的古祠堂,120余幢明清古建築。古建築木雕、石雕呈現極高的藝術水准。
天寶自然人文風光奇特,引人注目。古村有圍徑2米以上的古樹46棵,長達1468米的古城牆一座,1631米的古護城河一條。古村還有9座古橋,23條舊歷史標語。
積澱深厚的古文化,使天寶獲得了“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的榮譽。這正是天寶古村獨特的價值與魅力所在。
古村在保護中尋求開發
早些年,省、市政協委員和有關專家對天寶古村的開發作過調研。委員和專家們提出:古村的旅游開發,其保護要放在首位。這是古村開發模式不同於其他鄉村旅游發展模式的特質之一。
2005年,宜豐縣對天寶古村的旅游開發制定了“開發與保護並舉,以保護為主”的原則。首先,成立了縣天寶古村旅游開發領導小組,聘請長沙一家旅游規劃公司為古村編制了旅游開發詳細規劃。古建築的修繕工作,依據規劃設計逐步展開。同時,出台了《天寶古村保護區保護管理試行辦法》,對古村的整體環境風貌、傳統格局、文物古跡、特色街區、古建築、古樹名木、古井、古城牆、古橋、石板路、水溪、牌匾書畫、牆面歷史標語等,進行了法規性的保護。
過去,古村居民保護意識淡薄,村中建新房、私改古民居的現象時有發生,一些石板路也被村民鋪上了水泥。如何加強村民的保護意識,讓村民成為古村的保護者,提上了議事日程。近年來,該縣相繼召開了“天寶古村的保護利用學術研討會”和“天寶古村古建築群保護規劃專家評審會”。成立了“古村村民自治委員會”,對破壞古村的人和事進行處理。村裡還成立了古村民俗用品展覽室。種種舉措,使天寶古村居民的保護意識大大增強。一些遭到破壞的建築和石巷得到了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