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醉白池公園位於上海松江區人民路,占地5公頃,是上海五大古典園林之一。醉白池歷經300余年,至今仍保存有堂、軒、亭、舫、榭等古建築,並保持著明清江南園林風貌。
明清間松江鎮冠冕雲集,官邸園林比比皆是,而且園林主人大都是著名的畫家和詩人,他們心胸中丘壑、野趣運用於造園之中,布局精練爽朗,景點布局注重藝術,建築線條簡潔明塊,色彩樸實無華,座座園林骨格清秀、古拙高雅、工藝講究,充滿詩情畫意。醉白池即為其中之代表。
醉白池始建於1644年,為明代畫家董其昌觞詠處,也是名人學士常游之地。此園明末荒廢,僅留下一些山石池沼和殘舊的亭榭。清代順治年間,華亭人顧大申得此園,重加興葺。顧氏曾做過工部主事,擅長繪畫,園林布局由他自己設計。因顧大申慕白居易、韓琦(北宋宰相)之風雅,故以“醉白”為池名和園名,頗為雅致。
醉白池勝景頗多,有蓮葉東南、花露涵香、半山半水半書窗、疑航、邦彥花像廊、雪海堂、四面廳、樂天軒、臥樹干、池上草堂等十景。整個園以黃石堆砌的長方形水池為中心,南半池有曲廊環繞,東岸有大湖亭、水榭,西岸有六角亭,北部池岸有一株三百多年的大樟樹。四周多數建築物由高低錯落的花牆迤俪相連。池上草堂跨於水上,原來掛著清初畫家王時敏所題的“醉白池”匾額,不幸在“文革”中遭劫,今為邑人國畫大師程十發先生重書,風格近唐隸,運筆舒展流暢。憑欄俯望,水中堂榭亭台、花木山石與岸上景物相映成趣。醉白池建築采用自然布局手法置於池周,與景物互為對景,起到步移景換的藝術效果,形成了當時醉白十景。
1962年,醉白池被列為松江縣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