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古建怎樣劃分室內、戶外活動空間?(圖)

古建怎樣劃分室內、戶外活動空間?(圖)

日期:2016/12/14 13:18:22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中國古代建築處理室內與戶外對活動空間的辦法很多,室內一般設有花地罩、落地罩、拉門、屏風、花紙窗、帷幔等。

    花地罩:設在一定位置,如隔牆、火炕、敬神部位,分間之部位常做二層格,半透明,用這個“罩”來區分空間,可大可小,可折可裝,又能隔擋,又能溝通,所以是居住建築當中最好的一種活動空間分隔方式。

    拉門:在一個個大的房間裡,空間過大居住不舒適,同時有兒女在場居住也不方便,所以要將大的空間劃分成比較小的空間。用磚隔牆等於用實牆,用實牆即是用死牆,封隔之後,再需大空間就不好辦了。采用拉門是比較輕靈的,而且易於摘掉,把輕盈的拉門摘下來,那就是一個大的空間。

    屏風:這是房屋內部劃分空間的一個好方式。它等於2-4扇折門,可以搬動,不用時就搬到其它地方,可擋,這種辦法更加靈活。如這裡在宴客時,用屏風圍擋,屏風之外可以安放東西。也可以支床住人,可以分間,又可以隨時拆卸。

    花紙窗:在屋內一個大的空間部位,在大花窗上裱白紙,這是一種隔擋,必要時可將大花窗摘下來。

    帷幔:這是把布吊掛起來以遮擋對方景物。在一個房間裡再要分隔時,仍可用帷幔,例如古人讀書、書法、繪畫,不希望他人打擾。如果沒有單間屋子,則用帷幔,故有“讀書須下帷”,“做工用帷幔”一說。用它作為臨時性的隔擋。

    在戶外有門柵、窗柵、廊柵,三者的作者都是同樣的。用柵欄進行分隔空間,又分又擋又隔,起到一定的作用。另外,外罩挑廊,檐箱做法也是一種擴大空間又劃分空間的一種方式,既適用又可達到美觀的效果。另如木樁、木柱、影壁界牆、上馬石、轅門等等都是劃分空間的有力的小品。如果在戶外有效地利用外部空間,還是很多的,如廊子、外廊,是外部的最好的空間,它可以通行、休息、游覽。關於院內的各種門制,如垂花門、配門、角門、衡門,都是劃分與構成外部空間的方式,其它如影壁、牌坊、旗桿、石柱……也都是劃分與構成外部空間的好方法。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