陟椒三教堂
日期:2016/12/14 13:09:06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陟椒三教堂 李躍進攝
陟椒三教堂位於澤州縣李寨鄉陟椒村,距城三十公裡,據現存碑刻考證,三教堂創修於明嘉靖十五年(1536),清康熙四十八年擴大再建、始成院宇。乾隆十九年再建,道光十二年重修。其後屢修屢敗,至1998年再次興工維修,始顯今日規模。三教堂東西長26米,南北寬37米,總面積為962平方米。廟內現存清代重修碑、記事碑數通,保存基本完整。
三教堂坐北朝南,一進院落,廟門偏於巽方,成東南角門,建有木雕門樓、門外迎門建造碩大照壁。廟南北沿中軸線上建有舞樓、獻亭、正殿。
正殿為三教殿,位於中軸線北端,面闊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裝飾板門隔扇窗,殿內分塑釋迦、老君、孔子三教聖主像。正殿面闊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裝飾板門隔扇窗。三教殿神台為明萬歷三十九年所建,有六塊條石,上刻線刻蔓草、龍紋,並有多處題記。
三教殿東西有兩偏殿,東為關聖帝君殿,西為慧馬牛王殿。三教殿及偏殿後牆、山牆尚存明清時壁畫近百平方米,有人物故事、松鶴延年、壽山石、花草等,萬字紋剪邊。
三教殿前為獻殿,面闊三間,進深四椽,石砌台基高1.3米,建築面積65平方米,殿頂單檐歇山式,五踩雙翅雙昂異形栱、柱礎壘疊式。額枋、雀替裝飾華麗,木雕精絕,雕作牡丹、蓮花、龍鳳、慈姑、動物、富貴節等,其雕刻技術洗練,三層透雕,所雕物品栩栩如生,堪稱山西木雕之王。
廟倒座方建舞樓一座,與山門連成一體,舞樓上下兩層,面寬三間,單檐歇山頂,進深六椽,前檐斗栱五踩雙下昂。院東西各建配殿,配殿上為看樓。上層單檐歇山頂,頂脊上遍施琉璃。額枋、雀替雕作拐子龍形花紋。面寬三間,進深六椽,明間略寬於次間。前檐斗栱五踩雙下昂。如意式昂嘴,斗栱分布於柱頭、補間。由隔板將台面分為前後,隔板左右有二小門,是所謂的“出將”、“入相”之所。台內壁有關演出劇種、戲班,演員的題記為上黨戲劇研究的重要史料。
三教堂有兩大看點:一是天下廟門朝南開,而三教堂卻山門朝東,這裡有好多傳說。傳說最初建廟時,廟址選在東面不遠處的小山頭上,當選好吉日備足材料准備動工時,不料山上一夜之間長出了18棵需5人合抱才能圍過的大松樹,人們認為這是神意,把十八棵大樹視為十八羅漢的化身,於是將大廟西移,大門東開,開門見佛。還有傳說原先廟門朝南,後由村中劉家大戶出資一斗黃金改建而成。因陟椒村多姓劉,祖上以經商,生意越做越大,店鋪越開越多,富後的劉家在村中靠南山腳下大興土木,修建住宅,相信風水的劉家認為,廟門和大門相對於已不利。
而當時的大廟已歷經百年風雨摧殘,椽斷棟折,牆倒屋塌,劉家這時捨出一斗黃金修繕廟宇並改建了廟門,利己利民一舉兩得。也有傳大門東開朝著太陽升起的地方,意在日日朝陽,香火興旺,人畜平安。第二大看點是:三教堂的木磚石等雕刻非常珍貴,各種浮雕、淺雕、镂雕、透雕,精美絕倫,巧奪天工,花卉鳥獸活靈活現,人物故事惟妙惟肖,被古建築專家譽為我國古代雕刻藝術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