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清真寺
日期:2016/12/14 13:13:38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在中國,穆斯林以清真寺為中心,圍寺而居。興建清真寺,被視為穆斯林神聖的宗教義務和信仰虔誠的體現。哪裡有穆斯林社區,哪裡就有清真寺。目前全國各地有近4萬座清真寺。
清真寺,阿拉伯語為“麥斯吉德”(masjid),我國西北地區還有“哲馬爾提”(寺坊)的稱謂。禮拜殿是清真寺的主體。由於伊斯蘭教反對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故禮拜殿內沒有任何圖像,不供奉任何形式的塑像、雕像。只在禮拜殿的後牆正中處設一個一人多高的淺窯,叫做“米哈拉布”(Mihrāb),意為“凹壁”、“窯殿”,西方譯為“壁龛”。米哈拉布朝向伊斯蘭教聖地麥加的克爾白,以表示穆斯林禮拜的方向。眾穆斯林在清真寺禮拜時,伊瑪目(領拜人)面向米哈拉布。
清真寺是穆斯林履行宗教功課、虔誠禮拜、聯絡感情、互通經濟信息、進行文化交流和社會交往等活動的中心場所。每個清真寺都將周圍的穆斯林自然地凝聚在一起,清真寺與穆斯林一生的生活息息相關。清真寺的職能表現在以下各個方面:
1.穆斯林的宗教活動場所。伊斯蘭教的禮拜有三種:一日五時,七日一聚,一年兩大聚。“一日五時”是每日的五時之禮,分別是晨禮(邦布達)、晌禮(撇師尼)、晡禮(底蓋爾)、昏禮(沙目)、宵禮(虎伏坦)。“七日一聚”是每周星期五(主麻日)午後的聚禮。第三種禮拜是“一年兩大聚”的會禮,每年僅舉行兩次,一次在伊斯蘭教歷10月1日的開齋節,另一次在伊斯蘭教歷12月10日的古爾邦節。
2.穆斯林的教育中心。清真寺是宣揚伊斯蘭教教義、培養新一代宗教職業者的經堂,也是穆斯林大眾學習宗教知識的重要場所。
3.穆斯林的文化活動中心。清真寺是阿訇宣講教義和宗教常識的講壇。在主麻日、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各寺阿訇都要向自己這一坊的“哈宛德”(同寺教眾)講“瓦爾茲”(勸誡),宣傳伊斯蘭教教義及有關伊斯蘭教的各種故事。穆斯林到清真寺參加集體禮拜,既是一種宗教行為,也是一種文化行為。一個穆斯林在工作忙碌之余到清真寺,在禮拜前後還可以同其他的穆斯林互祝平安、互相交流,在傳遞信息、溝通思想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其他公共場所難以比擬的。
4.穆斯林的沐浴潔身場所。清真寺是穆斯林沐浴潔身的場所。一般寺內都有沐浴室,有供洗大淨的吊罐(水桶)和洗小淨的湯瓶壺。人們禮拜前或平時,都可來此沐浴潔身。
5.穆斯林的慈善中心。清真寺不但要規范人們的行為,表現出它的嚴肅性;同時也關心人們,體現出它的慈善性。清真寺往往是雲游者、乞討者、逃難者、窮人的棲息之地和庇護所,這個傳統由先知穆罕默德首創。
現代都市社會,清真寺與穆斯林日常生活聯系依然緊密,很多地方的穆斯林給亡人站“者那則”(舉行殡禮),平時和節日裡的宰牲,甚至過“乜貼”(宗教紀念)、擺婚宴,都在清真寺裡,清真寺對穆斯林社會的服務功能日益豐富。
推薦閱讀:
陳家祠堂古建築一絕——藻井
合肥古建築代表 李鴻章故居建築
長春長通路清真寺
神奇俞源古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