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新余進士民居:塘西村古建雙璧

新余進士民居:塘西村古建雙璧

日期:2016/12/14 13:22:49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穿斗結構飛罩為飾

    西棟屬於穿斗式結構,它面闊五間,進深三進。其具體尺寸是通面闊26.3米,通進深28.45米,房屋坐向為101度。

    從房屋正面來看,五開間中最邊上的南、北梢間築有前檐牆,正中三間凹進去數米,形成一個前廊,前廊明間的騎門梁向上彎曲,南、北次間的橫梁也向上彎曲,但彎曲的幅度不如騎門梁大。這是為了突出中心位置的騎門梁,反映了以中為尊的禮法思想。

    從前廊的裝飾來看,檐枋下端雕有對稱、翻卷的花牙。在兩根檐柱的柱頭之上,設置了兩朵漂亮的透雕卷草紋的一斗二升斗拱,縱向的挑尖梁從裡面伸出,穿過這兩拱的拱心,挑出一米左右,以撐住挑檐檩,挑尖梁下面又有裝飾忍冬紋的墊板,墊板底端還雕有四葉花,墊板象榫頭一樣嵌入斗拱栌斗斗口中,並隨著挑尖梁一起伸出。明間的騎門梁上的透雕花板為夔龍花草拐子紋花板,兩個夔龍龍頭分別倚在兩根檐柱內側的花板西頭相向而望,中間則為翻卷不息的花草拐子紋。南、北次間橫梁上則飾有回紋透雕花板。


    當我們站在前廊之下,仰視廊頂時,就會發現在該民居檐廊正中,裝飾有八角藻井,藻井井頂為圓形雕刻圖案,藻井向下疊落時則轉換為八角形,它的八個邊裝飾的都是透雕花板。在距離天花板不遠處的挑尖梁上,往往設置有雕花駝峰,在天花與挑尖梁之間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挑尖梁下面的挑尖隨梁雕刻有扇面形開光圖案,扇面兩頭各雕一條翻轉相對的草龍拐子。

    西棟在其正面屋牆上開有圭形的磚砌大門,但門檻與門墩卻是青石的,門楣又是木頭的。大門內側的門楣上端,設有裝飾板,其上雕有絕對均齊式的花草紋。從大門進去約2.1米,馬上又有一道木門,為二門。在新余古建築中,大門與二門之間的距離如此逼近,實屬僅見的一例。這可能是出於防火防盜的目的,也可能是出於建築風水方面的考慮。

    該民居最出色的室內裝飾就是它的飛罩。在二門與天井之前的兩根圓形磚柱內側,貼附有透雕忍冬紋天彎罩,形似拉起來的帷帳。此罩用棂條卷曲盤繞做成忍冬卷草紋,它的用途是加重刺激視覺,使出入口處更易引人注意,並將內外不同的功用部分分清。如果我們將視線移向天彎罩外側的二根圓形磚柱上端,可以看到沿進深方向還設置了木質雕花的丁頭拱。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