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周村古商業街(二)
日期:2016/12/14 12:52:14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本命年就是俗稱屬相年。“本命年犯太歲,太歲當頭坐,無喜必有禍”的民謠是關於本命年不甚吉利的最好寫照。每到本命年時,漢族北方各地,不論大人小帶系上,俗稱“扎紅”。本命年店鋪有出售“吉祥帶”“吉祥結”的紅黃綢帶,本命年的人們將之系在腰間、手腕上,這樣便可消解災禍、化凶為吉。
狀元府是周村歷史上惟一的狀元王應統。王應統(1663-1715),字緒光,號敏齋,祖籍山東長山縣,清朝康熙二年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王應統在康熙二十六年(1687)參加鄉試中武舉;翌年,赴京試中進士;應殿試一舉奪魁,被欽點為狀元。那年他25歲。
銀子市:被稱為清代中期的金融一條街,兩側多為山陝風格的高大樓房,錢莊票號多匯聚於此,因而得名。在不足五米寬的街道上,銀號錢莊鱗次栉比。
票號展覽館:清道光年間,山西票號開始來周村購地設號,之後山東當地商人也陸續投資銀錢業。1921年,周村規模較大的銀號有108家,總資本達600萬兩白銀,周村商業之繁榮,由此可見一斑。解放後,成立中國人民銀行,票號退出歷史舞台。票號展館通過大量實物展示周村銀錢業的興起、發展、繁榮到衰敗的全過程。
推薦閱讀:
淄博周村古商業街(一)
淄博蒲家莊民俗古建築群
青島法海寺
青島康有為故居
老報館
大染房:漿染業在明末已是周村主要產業之一,至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周村已有漿坊40余家,染坊70余家。創辦於清道光年間的東來生綢布莊的舊址。將收購來的絲綢、坯布進行整理染色加工,然後批發出去。
推薦閱讀:
淄博周村古商業街(一)
淄博蒲家莊民俗古建築群
青島法海寺
青島康有為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