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園林的建築形式(圖)
日期:2016/12/14 13:07:48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園林中建築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滿足人們生活享受和觀賞風景的願望。中國自然式園林,其建築一方面要可行、可觀、可居、可游,一方面起著點景、隔景的作用,使園林移步換景、漸入佳境,以小見大,又使園林顯得自然、淡泊、恬靜、含蓄。這是與西方園林建築很不相同之處。中國自然式園林中的建築形式多樣,有堂、廳、樓、閣、館、軒、齋、榭、舫、亭、廊、橋、牆等。
廳:是滿足會客、宴請、觀賞花木或欣賞小型表演的建築,它在古代園林宅第中發揮公共建築的功能。它不僅要求較大的空間,以便容納眾多的賓客,還要求門窗裝飾考究,建築總體造型典雅、端莊,廳前廣植花木,疊石為山。一般的廳都是前後開窗設門,但也有四面開門窗的四面廳。
堂:是居住建築中對正房的稱呼,一般是一家之長的居住地,也可作為家庭舉行慶典的場所。堂多位於建築群中的中軸線上,體型嚴整,裝修瑰麗。室內常用隔扇、落地罩、博古架進行空間分割。
樓:是兩重以上的屋,故有“重層曰樓”之說。樓的位置在明代大多位於廳堂之後,在園林中一般用作臥室、書房或用來觀賞風景。由於樓高,也常常成為園中的一景,尤其在臨水背山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閣:與樓近似,但較小巧。平面為方形或多邊形,多為兩層的建築,四面開窗。一般用來藏書、觀景,也用來供奉巨型佛像。
榭:多借周圍景色構成,一般都是在水邊築平台,平台周圍有矮欄桿,屋頂通常用卷棚歇山式,檐角低平,顯得十分簡潔大方。榭的功用以觀賞為主,又可作休息的場所。
舫:園林建築中舫的概念,是從畫舫那裡來的。舫不能移,只供人游賞、飲宴及觀景、點景。舫與船的構造相似,分頭、中、尾三部分。船頭有眺台,作賞景之用;中間是下沉式,兩側有長窗,供休息和宴客之用;尾部有樓梯,分作兩層,下實上虛。
廊:是一種“虛”的建築形式,由兩排列柱頂著一個不太厚實的屋頂,其作用是把園內各單體建築連在一起。廊一邊通透,利用列柱、橫楣構成一個取景框架,形成一個過渡的空間,造型別致曲折、高低錯落。廊的類型可分為雙面空間、單面空間、復廊和雙層廊等等,從平面來看,又可分為直廊、曲廊和回廊。
推薦閱讀:
秘魯教堂挖出400年前信件 從中發現失傳語言
鄂爾多斯發現一距今萬年的古人類遺址
在阿富汗巴米揚大佛遺址發現佛面壁畫
秦兵馬俑坑考古首次出土秦盾
亭:體積小巧,造型別致,可建於園林的任何地方,其主要用途是供人休息、避雨。亭子的結構簡單,其柱間通透開辟,柱身下設半牆。從亭的平面來看,可分為正多邊形亭、長方形和近長方形亭、圓亭和近圓亭、組合式亭等等,從立體構形來說,又可分為單檐、重檐和三重檐等類型。
塔:是重要的佛教建築。在園林中往往是構圖中心和借景對象。
橋:在園林中不僅供交通運輸之用,還有點飾環境和借景障景的作用。
牆:園林的圍牆,用於圍合及分隔空間,有外牆、內牆之分。牆的造型豐富多彩,常見的有粉牆和雲牆。粉牆外飾白灰以磚瓦壓頂。雲牆呈波浪形,以瓦壓飾。牆上常設漏窗,窗景多姿,牆頭、牆壁也常有裝飾。
推薦閱讀:
秘魯教堂挖出400年前信件 從中發現失傳語言
鄂爾多斯發現一距今萬年的古人類遺址
在阿富汗巴米揚大佛遺址發現佛面壁畫
秦兵馬俑坑考古首次出土秦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