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瓦當
日期:2016/12/14 13:27:29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中國瓦當
秦代排水筒瓦:此瓦為泥質陶制,半圓狀,是秦長城排水系統所用的建築材料
秦代十二字瓦當:此瓦一九五三年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陽文篆書十二字:"維天降靈,延元萬年,天下康寧。"分三行豎列,行間及四周為乳釘和四葉紋。篆有方圓兩種,惋曲剛勁,秀整可愛,布局協調,紋飾隨圓形當面而變化。表達了秦始皇"天命"、"神授"及"千秋萬歲"永恆不變的思想。
瓦當是中國古代建築瓦件,是接近屋檐的最下一個筒瓦的瓦頭,形狀有半圓或圓形,表面多裝飾有花紋或文字。它既有保護房屋椽子免受風雨侵蝕的實用功能,又有美化屋檐的裝飾功能。
中國最早的瓦當集中發現於陝西扶風岐山周原遺址,這裡是西周的發祥地,多為素面半圓形瓦當,個別的有重環紋半瓦當。到了戰國時代,七雄爭霸,各國所用的瓦當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但基本上是以圖象瓦當為多如山東臨淄齊故城出土的樹木雙獸紋半瓦當;河北易縣燕下都出土的饕餮紋半瓦當;陝西鳳翔秦都雍城出土的動物紋圓瓦當和鹹陽出土的雲紋、葵紋瓦當等,其中以秦動物紋瓦當最為傑出。秦代以後,雲紋、葵紋瓦當流行了起來。進入漢代,瓦當在使用的廣泛性和藝術性方面都臻至它的鼎盛時期。
分布的地域極廣。西漢瓦當除了變化多端的各式雲紋瓦當外,西漢中期出現了瓦當的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大類——文字瓦當,其直徑多在15-18.5厘米之間,小的直徑有13厘米,大的可達22厘米。文字少則1字,多則12字。依文字內容可分為宮苑、官署、祠墓、宅捨、吉語、紀事等幾大類。文字的寫法線條在剛柔、曲直、方圓、疏密、倚正等諸多方面都達到了高度的和諧,或方峭,或流美,渾然天成,令人歎為觀止。西漢文字瓦當,字大而遒美,量多而變化無窮,實為西漢書法之珍貴遺存。
圖象瓦當已不是漢代瓦當的主流,但漢長安城一帶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瓦當卻是圖象瓦當的壓卷絕唱。四神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四神瓦當有幾種不同的版別,構圖雍容堂皇,制作精工細致,藝術水准極高。東漢以後,瓦當藝術走向衰落,伴隨著佛教的傳入,文字瓦當和圖案瓦當逐漸衰落,蓮花紋瓦當興盛起來,還有少數的佛像瓦當。宋以後,瓦當藝術日落西山,完全失去了往日的風采。
瓦當不但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還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它的圖案、文字有助於了解古人的歷史淵源、習俗好尚,並對古代歷史地理、思想意識的研究有相當的參考價值。正因如此,唐宋以來,瓦當已引起了好古者的重視,在唐宋文獻中記載有當時人用瓦當做成硯台使用。清代隨著金石學的興盛,瓦當收藏之風大盛,許多象陳介祺、羅振玉這樣的大學者都傾心於瓦當的搜集與研究,康、雍、乾時期開始了對瓦當的專題著錄,而對它的專題研究則是二十世紀後五十年的事情了。
推薦閱讀:
蔡氏古民居 美的殘缺
尋找古代建築空間的文化源頭
聖地:塔布林贊康
陝南傳統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