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代古城牆上現千年哨所建築
日期:2016/12/14 13:03:53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遼代懿州古城千年哨所遺址殘高10余米
殘高10余米,塌寬29.9米,在阜新遼代懿州古城內的一處古台一直被人們認為是點將台。
“建築規模超出了點將台,應是防御駐兵的軍事哨所,國內罕見。”81歲的地方史學者羅顯明經過多次考察論證說,現存遼代遺跡中,多為古城和古建築遺址,可軍事哨所不多,且殘高在10米以上、輪廓保存較好的哨所建築,尚未發現記載。
古城牆上現哨所遺跡
昨日上午,記者與羅顯明一同來到了阜新市阜蒙縣境內的遼代懿州古城遺址。
記者向當地村民詢問有關遺址的情況時,一張姓男子說,這處遺址很早以前就被發現了,但一直沒有得到相關專家的確認,“在大地裡,這個看似長方體的小山包很顯眼,它的位置也很特殊,正好建在內城牆的西角上。”張姓男子表示,村民們一直以為這座山頭是遼代留下來的“點將台”。
羅顯明認為,遼代的軍事哨所主要用於軍隊的防御和瞭望,而發現的這座軍事哨所從建設位置和烽火傳遞網絡布局上分析來看,應該是在當時的地域內承擔著重要的防御功能。
居高而建夯土包磚
“哨所應外包青磚,內填濕土夯實,是一個有固定階梯的軍事建築。”羅顯明分析說,根據現場考察,古台附近現今可尋到遼代時期的殘磚斷瓦等遺物,上面應有駐兵房捨和用於白天放煙晚上籠火的設施。
記者發現,這處土夯的古台主體呈東西走向的長方體建築,外觀可清晰看出階梯狀的夯土層,主體南側已被取土,現北側主體下部新發現正在被取土。
羅顯明說,這處哨所在古城北側依山而建,處內城牆的拐角處,距離外城牆近百米,是一個便於居高瞭望,又在弓箭射程以外的安全區。
在遺址現場,羅顯明用傳統的層次丈量法進行測量,現存哨所遺址殘高10米有余,長39米,塌寬29.9米,頂部平台為長8.8米,寬為4.4米的長方形。
現存殘高國內罕見
羅顯明介紹,興板築是遼代阜新的壕州、成州和懿州學習中原經驗,在東北草原上建城郭、築軍事設施實施的一項創舉。經過考證,懿州古城現存古城牆均為濕土板築,距今近千年。懿州古城內的兩道古長城遺址為遼代軍事建築,此處哨所遺址的土質與古長城相同。
羅顯明介紹,目前發掘和發現的遼代時期的遺物,大多為古城和古建築遺址,軍事哨所不多。
羅顯明說,懿州這處哨所現殘高10米有余,從考古學上分析推算當年實際高度應該在20米以上。“該處遼代哨所的現存殘高,目前未發現記載,在國內也是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