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源縣旅游資源非常豐富。既有悠久瑰麗的古代文化遺產,又有俊秀壯美的自然景觀,在肇源縣有一種獨特的景觀——有些古樹和古跡是成雙出現的,例如:雙榆樹和衍福雙塔,好奇了嗎?一起來探秘吧。

雙榆寺
雙榆寺雙榆樹
雙榆寺距離蓮花湖2公裡,(蓮花湖位於肇源縣城以東20公裡二站鎮蓮花泡村以南),寺內有兩棵雙榆樹,一直被人們視為神樹的千年吉祥樹,這兩棵榆樹伫立在通江路兩旁,一東一西,平行相對,居東者體態魁梧,酷似武夫模樣;在西者婀娜多姿,酷似一溫柔女子,人稱一雄一雌,說也奇怪,“雄樹”始終不結籽,“雌樹”年年掛滿榆錢。關於此樹還流傳著一個天上與人間的淒美愛情傳說。

雙榆寺雙榆樹
相傳很早以前,天庭中有鎮中、鎮南、鎮北、鎮西、鎮東五大天王。其中的鎮中天王與蓮花仙子相愛,王母娘娘發現後大怒,她令人剝下二人的衣裳將他們打下凡塵。於是二人變成了這兩株赤身的啞樹。兩樹之間的古道,據說是王母娘娘用頭簪在他們之間劃下的,目的是讓車行人在其間日夜來往,以防止倆人暗中接近。也許真的是這個原因,這兩株老榆樹千百年來一直孤零零地站在那裡,沒有繁衍出他們的“後代”。

衍福寺衍福雙塔
衍福寺衍福雙塔
衍福雙塔位於肇源縣民意鄉大廟村衍福寺內。
衍福寺建於明末清初,原名廣福寺,系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的廟宇。康熙二十三年御筆親賜為“衍福寺”,是東北地區惟一一座皇家標准的古剎。公元1684年(康熙年間)朝廷曾撥銀兩次擴建衍福寺,建成了外部磚瓦,內部木質結構的建築群。1948年12月28日衍福寺毀於一場大火,緊存有一塊孤獨影壁,悠悠的雌雄雙塔。

衍福寺
雙塔間距32米,由塔剎、塔身、塔基三部分組成,頂端是寶珠、日、仰月、蓮花傘構成的金頂,構件用材為風玻銅,其貴重堪比黃金,在風中越吹越亮,而且發出嗡嗡的悅耳之聲。現在的寶頂已是“赝品”,寶頂下面是塔剎,高5米,建有十三層相輪,剎身兩側有木雕蔓草紋,剎飾下部為基座,基座下為覆缽狀塔身,高4米,上有口銜彩色縷路帶角獸頭八個;東塔為雙飛草龍,西塔為蓮瓣和蔓草。塔身下是階梯形台座,高2米,東塔為圓形三級,西塔為方形四級。台座下以白蓮座連接塔基,塔基上部為方形須彌式。其下部是邊長8米、高3米余的素面基台,基台用三虎一丁法砌成,全塔除基台外皆被梵文和各式磚磨花紋圖案裝飾著,以象征聖潔的垩白為基調,典雅、端莊。
解放後衍福寺及雙塔作為省級文物,被保護修繕,雙塔基本恢復了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