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宜興太平天國王府及壁畫

宜興太平天國王府及壁畫

日期:2016/12/14 12:53:56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宜興太平天國王府及壁畫1

    宜興太平天國王府,在宜興市宜城鎮通真觀路,1982年3月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宜興太平天國王府原為清嘉慶年間史姓進士第。清鹹豐十年(1860),太平軍攻占宜興,拆城內孔廟建王府,將成,突遭雷擊焚毀。乃借史姓舊宅改建為王府。該王府曾先後為輔王楊輔清的府第和忠王李秀成的行轅。

    王府面北座南,原有建築四進,其中第四進五間樓房在民國二年被燒毀。現存建築共三進,東側設備弄兩條直通後院,通面闊23米,進深52米。第一進面闊七間21米,進深6架6.4米,其中中間一間為門廳,南側有走廊一架。一、二進之間天井內有高牆相隔,正中建磚雕八字牆門。第二進五間面闊19.2米,進深十一架12.4米,兩側山牆為馬頭封火牆。其中正廳三間,東西各有廂房一間,硬山頂。正廳明間前柱飾以朱漆,彩繪五爪蟠龍,頭下尾上,形態生動。目前下部已模糊不清,上部亦剝落嚴重。大廳正中有屏門四扇,每扇高2.48米,寬0.74米,朱紅色底,左側彩繪青龍,右側彩繪鯉魚,騰躍在波濤祥雲之中。其上為龍門,上方繪紅日一輪。目前彩繪下部已剝落嚴重,上部仍清晰鮮艷。大廳次間東西牆上各墨繪壁畫四幅,每幅高2.21米,寬0.73米,畫幅四周飾以深綠色邊框。畫面底色作粉紅色,其東側一組分別為:山水樹木、池塘荷花、山間農捨、臘梅天竹;西側一組為:湖塘春柳、紅梅綠柳、山水亭台、老樹扶疏。壁畫似是描繪春夏秋冬四時景色,生活氣息濃郁。二、三進間天井內建高牆,正中設磚雕朝南八字牆門。第三進面闊五間19.2米,進深八架7.02米,硬山頂,其正中一間東西牆上有壁畫四幅,每幅畫面高0.97米,寬1.65米。東壁一幅繪村景,有農婦采桑、鄉官騎馬巡視、荷擔行人等人物組成,充滿了和平歡樂的生活氣息;另一幅繪雪景山水,已模糊不清。西壁兩幅分別繪墨筆山水和山水村景,其中大部已剝蝕不清。

宜興太平天國王府及壁畫2


    1976年秋,南京博物院派肖平、黃養輝、李味青、韓少嬰等畫家來宜復制彩繪壁畫三套,分藏國家文物局、江蘇省文管會和宜興市文管會。

    1986年10月,宜興太平天國王府經全面維修後向公眾開放。

推薦閱讀:

宜興市西溪遺址

宜興市國山碑

鄂州市彭楚藩墓

鄂州市和尚山遺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