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郡故城遺址
日期:2016/12/15 15:34:33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西海郡故城位於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縣城約1公裡,
青海湖東北側、湟水南岸的金銀灘上, 俗稱“三角城”。 為西漢新莽時代所設“西海郡”郡城遺址。古城略呈方形, 城牆南北長645米,東西寬610米,殘高4~12米,基寬8米,頂寬2米,四門穩約可見。
西漢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 王莽派人誘使游牧於青海湖地區卑禾羌獻地臣服,以其地築此城,定名“西海郡”,與已有的東海、南海、北海三郡齊名,取“四海歸一”之意。
本世紀四十年代,城內發現“石虎”一尊,其座上刻有“西海郡,始建國,工河南”九字篆刻銘文。1987年,城內又發現帶銘文石刻一塊,其長寬尺寸、所用石料、銘文字體均與“石虎”基座相同。其銘文通讀三行分別為:“西海郡虎符石匮”、“始建國元年十月癸卯”、“工河南郭戎造”,則此石刻應為“虎符石匮”,並確證該古城為西海郡故城無疑。
城內多次采集到卡約文化夾砂粗陶片、西漢和王莽時間的錢范及五铢、貨布、貨泉、大泉五十等貨幣,“西海安定元興元年作當”陶文瓦當等。同時還采集到唐代蓮花瓦當和宋代聖宋元寶、崇寧通寶等錢幣, 證明此城使用的下限晚至唐宋時期。城內南部較高, 有幾處隆起的地帶,應為當時的主要建築區,其區域內散布有大量磚、瓦等建築殘件。
1988年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