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洛陽古城保護與整治

洛陽古城保護與整治

日期:2016/12/14 12:50:48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但凡被稱為古城的地方,都有說不完的歷史。洛陽古城更不例外,這裡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有說不完的故事。

    然而,到過洛陽古城的人或許會感到遺憾和不安。因為,這裡年久失修,已漸漸淪落為我市最差的棚戶區,散落其中的幾十處文物古建築岌岌可危。

    仙果市街、農校街、裡仁巷……行走在這些有著古風古韻名稱的街巷裡可以看到,幾處老宅院被居民改建的磚混結構、紅磚立面的民房所淹沒。

    “數十年來,由於缺乏整體規劃與保護,擅自改建、私搭亂建民居的行為屢禁不止,原有的傳統民居格局被切割破壞,‘院中院’現象普遍存在。”古城保護與整治項目指揮部負責人坦言,就連最具代表性的文峰塔,三面都被破舊建築包圍。有游客感歎,連給文峰塔照個全身照的地方都找不到。

    跟著老城區西南隅辦事處工作人員穿街過巷,來到敦志街。眼前這座始建於唐鹹通年間的安國寺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僅存兩座大殿,其中一座被工廠占用後廢棄,另外一座大殿修復後,被紅磚牆圍起。周邊盡是民居,環境逼仄,亟待整體恢復。

    西大街222號是河南府城隍廟原址,屬於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這裡盡是密不透風的小巷民居,陰暗潮濕,只剩下一道門。曾經華美的古建築已經蕩然無存。

    “古城驕傲地擁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河南府文廟,以及安國寺、河南府城隍廟、文峰塔等3處省級文保單位,還有12處市級文保單位,然而,這些文化資源被占用或閒置,如明珠蒙垢,令人惋惜。”一位文物專家坦言,古城保護與整治勢在必行。

    如今,經過充分醞釀和科學規劃,歷經三年打磨的古城保護與整治相關規劃已經敲定。根據規劃,保護與整治工程將圍繞“一環、兩軸、三片、八節點”的總體布局,打造獨具河洛文化特色的歷史文化古城。

    “古城項目很好地處理了歷史與現實、保護與發展的關系,讓歷史活起來,有機融入了新時代。”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會長柯煥章在日前召開的規劃論證會上表示。

    未來,古城保護與整治項目將突出對文化資源的搶救性保護,確保古街區風貌的完整性。古城的街巷、古樹、歷史建築等細微之處,也將被重點考慮。同時,區域內文化、休閒等業態的銜接,以及消防、交通等設施的配置,均經過充分論證,力爭打造“故”與“新”交相輝映的古城街區典范。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