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認識古代建築裝飾之美

認識古代建築裝飾之美

日期:2016/12/14 13:14:13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中國古代建築具有悠久的歷史,宮殿建築的宏偉、宗教寺廟的神秘、陵墓的肅穆、文人園林的寧靜……這些不同的建築組成中國古代建築多彩的畫卷。

    建築也是一種造型藝術,但它與繪畫、雕塑不同,建築的形象必須在滿足物質功能的前提下,應用合適的材料與結構方式組成其基本的造型。它不能像繪畫、雕塑那樣用筆墨、油彩在畫布、紙張上任意塗抹;不能像雕塑家那樣對石料、木料、泥土任意雕琢和塑造。它也不能像繪畫、雕塑那樣繪制、塑造出具體的人物、動植物、器物的形象以及帶有情節性的場景。建築只能應用它們的形象和組成的環境表現出一種比較抽象的氣氛與感受,宏偉或平和、神秘或親切、肅穆或活潑、喧鬧或寂靜,但是這種氣氛與感受往往不能滿足要求。封建帝王要他們的皇宮、皇陵、皇園不僅具有宏偉的氣氛,而且要表現出封建王朝的一統天下、長治久安和帝王無上的權力與威懾力。文人要自己的宅園不僅有自然山水景觀,還要表現出超凡脫俗的意境。佛寺道觀不僅要有一個遠離塵世的環境,還要表現出佛國世界的繁華與道教的天人合一境界。住宅不僅要有寧靜與私密性,而且還要表現出宅主對福、祿、壽、喜的人生祈望。而所有這些精神上的要求只能通過建築上的裝飾來表達。這裡包括把建築上的構件加工為具有象征意義的形象、建築的色彩處理,以及把繪畫、雕塑用在建築上等方法。在這裡,裝飾成了建築精神功能重要的表現手段,裝飾極大地增添了建築藝術的表現力。

    中國古代建築在長達數千年的發展中,創造了無數輝煌的宮殿、燦爛的寺廟、秀麗的園林與千姿百態的住宅,而在這些建築的創造中,裝飾無疑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這些裝飾不僅形式多樣,而且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從而使裝飾藝術成為中國古代建築中很重要的一部分。1998年和1999年,我分別編著了《中國傳統建築裝飾》與《中國建築藝術全集·裝修與裝飾》,這是兩部介紹與論述中國古代建築裝飾的專著,但前者所依據的材料不夠全,而後者文字僅3萬余字,所以論述都不夠細致與全面。2004年以後,又陸續編著了《雕梁畫棟》、《戶牖之美》、《雕塑之藝》、《千門萬戶》和《鄉土建築裝飾藝術》,但這些都局限於介紹鄉土建築上的裝飾。經過近10年的調查與收集,有關裝飾的實例見得比較多了,資料也比以前豐富了,在這個基礎上,現在又編著了這部《中國古代建築裝飾五書》。

    介紹與論述中國古建築的裝飾可以用多種分類的辦法:一是按裝飾所在的部位,例如房屋的結構梁架、屋頂、門與窗、牆體、台基等,在這些部分可以說無處不存在著裝飾。另一種是按裝飾所用材料與技法區分,主要有石雕、磚雕、木雕、泥灰塑、琉璃、油漆彩繪等。現在的五書是綜合以上兩種方法將裝飾分為五大部分:《雕梁畫棟》論述房屋木結構部分的裝飾,包括柱子、梁枋、柁墩、瓜柱、天花等部分;《千門之美》論述各類門上的裝飾,包括城門、宮門、廟堂門、宅第門、大門裝飾等部分;《戶牖之藝》論述房屋門窗的裝飾,包括門窗發展、宮殿門窗、寺廟門窗、住宅門窗、園林門窗、各類門窗比較等部分;《磚雕石刻》論述房屋磚、石部分的裝飾,包括磚石裝飾內容及技法、屋頂的裝飾、牆體、欄桿與影壁、磚塔等部分;《裝飾之道》論述裝飾的發展與規律,包括裝飾起源與發展、裝飾的表現手法以及裝飾的民族傳統、地域特征與時代特征等。

    建築文化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為了宣揚與普及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本書的論述既不失專業性又兼顧普及性,所以多以建築裝飾實例為基礎,綜合分析它們的形態和論述它們所表現的人文內涵。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必然會出現文化建設的高潮,各地的古代建築文化越來越受到各界的關注。在新的一次全國文物大普查中,各地區又發現了一大批有價值的文物建築,作為建築文化重要標志的建築裝飾更加顯露出多彩的面貌,相比之下,這部書所介紹的只是一個小部分,有的內容例如琉璃、油漆彩畫就沒有包括進去。10多年以前,我在《中國傳統建築裝飾》一書的後記裡寫道:“祖先為我們留下了建築裝飾無比豐富的遺產,我們有責任去發掘、整理,並使之發揚光大。建築裝飾美學也是一件十分重要而又有興味的工作,值得我們去繼續探討。我願與國內外學者共同努力。”現在,我仍然抱著這種心情繼續努力學習和探索。

推薦閱讀:

魯膠南王台當鋪出現坍塌現象

合肥李鴻章享堂和渡江館將開放

清代大型飛龍壁畫現身廣州南沙

雲南昆明:應差別化城中村改造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