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物報:歷史建築保護成為援藏新熱點
日期:2016/12/14 11:18:44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2015年是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
8月的日喀則江孜古城,陽光在海拔4020米的高原上跳躍,寧靜的老街因為一行人的到來而變得熱鬧。居民們用好奇的眼光打量這些遠方的來客,尤其是當這些人操作的無人機起飛時,更是引來眾多人的圍觀。
這一行12人,從上海出發,攜帶著近100公斤的專業設備,包括三維激光掃描儀、紅外熱成像儀、無人機等,跨越了5000公裡的距離,經過48小時長途跋涉到達拉薩,又搭乘巴士歷經8小時,終於來到江孜縣城。到江孜首日,他們顧不得適應高原反應,當天就前往宗山烈士紀念碑、江孜古城街道、白居寺等重要文化地標開展實地考察。
他們是上海交通大學建築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組織的“雪域天珠”江孜縣建築遺產狀況調查與風險評估項目暑期社會實踐團,受上海市地方辦和江孜縣人民政府的邀請,在上海交通大學地方合作辦、宣傳部、校團委的支持下,由中心主任曹永康帶隊,對江孜縣展開建築遺產測繪和評估工作。
這一項目的開展表明,上海市對口援藏工作的新重點已轉向對西藏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早在1994年7月召開的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黨中央、國務院就已確定了“分片負責,對口支援,定期輪換”的援藏工作新方式,日喀則成為上海相互支持、互動合作的援建對象。就在這一年,日喀則下屬的江孜縣,由於擁有豐富厚重的文化遺產,入選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江孜縣,在1904年抗擊英帝國主義入侵的戰斗中,以其軍民殊死搏斗、不屈不撓的精神,贏得了“英雄城”與“紅河谷”的美譽。1999年,上海電影制片廠以這段歷史為背景拍攝的電影《紅河谷》,獲得敘利亞大馬士革國際電影節金獎,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
截至今年,上海對口援建日喀則,已經持續了21年。這些年裡,上海共提供無償援藏資金30多億元,援建了各類項目1300多個,先後選派了七批共377名援藏干部,來到日喀則江孜等縣,以真誠、奉獻與實干,推動了這裡經濟、社會的發展。
為了推進西藏的跨越式發展,更加注重“增強自我發展能力”,2013年開始的上海市第七批對口支援的重要內容,已經轉向“產業援藏”,特別是文化旅游產業援藏。
作為發展當地文化產業的積極探索,2014年,上海援藏資金投資2000萬元,以宗山古堡、白居寺、祭祀山為背景,打造了一部展現江孜歷史發展的大型原生態實景劇——《江孜印跡》。但要真正推動江孜縣文化產業的發展,更重要的是綜合利用當地的文化遺產資源。作為西藏歷史上的第三大城鎮,頭戴歷史文化名城桂冠的江孜古城,建築遺產是其最為重要的歷史文化資產,可以借此大力發展旅游產業。但由於街區保護與自主更新的能力與動力不足,歷史環境和傳統文化遺產因居民生活的沉寂而日漸消退,建築遺產的保存狀態不容樂觀,很長時間內當地政府不得已采取了一種靜態“封存式”保護策略。
隨著文化旅游業的逐步發展,當地政府開始認識到,文化遺產應當保護與利用並重,歷史建築的保護與整治不僅能夠直接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環境,還可以利用優秀的遺產資源構建特色化、生態化的產業。但是,由於缺乏專業的測量和修繕人員,江孜的歷史建築遺產保護舉步維艱,迫切需要外來專業力量的幫助與支持。
2014年,上海市地方辦和江孜縣人民政府就已邀請上海交大建築文化遺產保護國際研究中心,對江孜縣開展歷史建築保護工作,作為上海市對口援藏的重要內容。因此,就有了2015年8月的江孜暑期社會實踐團之行。
經過前期資料收集和先行實地考察,本次社會實踐主要對江孜老街、白居寺、藏王宮遺址等歷史建築展開探測評估,為江孜縣申請4A景區提供第一手的建築測繪資料,對建築遺產的保護現狀予以評估並提出修繕維護咨詢報告。這是實踐團開展的第一階段項目,接下來還會有針對江孜歷史建築保護的一系列工作。
此次實踐中,團隊通過對重要文化地標的實地考察,了解到江孜的城市現貌和文化建築概況,制訂了嚴格的調研計劃,從八個方面展開工作:古建築格局、風貌特征調查;歷史檔案的收集與解讀;歷史文化資源及要素調查;基本信息登記;確定有價值古建築名單;古建築的特征分析及價值評價;評價古建築的安全狀態,篩選出瀕危的建築遺產,並提出下一步的應對建議;建立古建築歷史文化資源(GIS)數據庫。
通過調研,上海交大建築文化遺產保護國際研究中心提出了一個以建築遺產的價值發掘為核心的項目計劃,即利用先進的科學設備與技術,對重點保護建築(群)進行測繪和信息采集,為建築文化遺產制作“身份證、護照和檔案”;通過對江孜周邊的歷史村落進行普查,相當數量此前不為人知的建築、壁畫和雕像將會為學術界和社會所了解,江孜的旅游格局將從現在的一點(縣城及周邊)變為多點;對廣義上的江孜地區進行整體的歷史景觀特征分析,並以詳述研究方法的報告與GIS數據庫呈現;統籌規劃老城整體保護和旅游開發方案,實現保護與利用雙贏。
除此之外,上海交大建築文化遺產保護國際研究中心主任曹永康還提及,他們已經與上海電影頻道達成初步意向,將邀請電影《紅河谷》的原班人馬再訪江孜,拍攝江孜的城市宣傳片。“在電影拍攝者的眼中,18年後,江孜人的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江孜又有哪些偉大的歷史建築,穿越了歲月的風雨依然沉默相守?”這些矗立在4020米之巅的歷史建築將成為上海援藏工作的新熱點,也必將成為江孜“原生態”遺產旅游的文化支柱。
(來源:中國文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