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古建築的保護,也要關注老住戶的想法

古建築的保護,也要關注老住戶的想法

日期:2016/12/15 1:21:35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如今的奇山所城,作為古建築群,安然存在於市中心,幾乎可以說是個奇跡。但畢竟經歷了幾百年的風雨,奇山所城的現狀不容樂觀。
借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機,奇山所城和朝陽街的保護規劃再度提上日程。專家紛紛贊歎煙台能有如此完整的歷史文化街道,認為非常具有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條件。既如此,那麼該如何保護規劃,才能既保證城市健康發展,又能使歷史文化得到更好地發揚光大?
奇山所城的大體框架雖然保存了下來,但聚焦到個體來看,除了斑駁的瓦片,四合院內部結構已經被私搭亂建的小棚取代。誰都有追求更高品質生活的權利,誰都不願意住在沒有獨立廚房、衛生間的小屋,於是我們看到住戶會對老屋進行修葺翻新,敲掉青磚古瓦,換上瓷磚馬賽克。近日央視《中國記憶》在養馬島古村落孫家疃采訪,節目中一位村民對專家說:“拍些老房子干嘛,弄些新的多好,蓋樓嘛。”這或許代表了大多數住在老屋裡居民的心聲。筆者理解他們的想法,而問題在於住戶改裝的新舊參半的老屋對於古村落的整體價值損害極大。
對於文物古跡的保護開發,很多城市選擇開辟旅游服務區的方式,既能增加財政收入,又能將古建築價值最大化。但這種做法風險很大,誠如朱自煊教授所言“城市發展特色不能丟”。旅游價值應該建立在古建築群的文化特性和歷史內涵基礎之上,過度開發終將破壞文物古跡特有的價值。
所城裡人員密集,一旦開發之後,住戶該何去何從?筆者認為只有住戶從古建築開發中獲得利益,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規劃是和他們息息相關的,才能發自內心地支持和保護古建築。尊重住戶在規劃開發中的話語權,建立起民間、政府、資本各有所得的利益機制尤為關鍵。涉及到各家各戶的房屋、街道布局都要聽聽住戶的意見,甚至老住戶們可以用其所有的古建築租賃或入股,從中受益。
煙台能在市中心保存這麼完整的古建築群已屬不易,只有在保護好的基礎上才能利用好,也是古建築存在的真正意義。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