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良才:“四樓”“十四樓”為何賣不動
日期:2016/12/15 0:57:42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中國古代對於有關數字是非常敏感也是非常重視的,譬如說《易經》中的“九宮圖”,以及《河圖洛書》中的相關數字排列。《易經》中談到“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等等。又比如,《易經》的“六十四卦”凡是陽爻的皆為“九”數,是謂“天數”;凡是陰爻的皆為“六”數,是謂“地數”。
其實在中國古代的數字風水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應當是“九”、“六”、“五”、“一”。尤其是“五”,因為它處在一到九的最中央,符合易經陰陽平衡的最基本原則,是謂“大吉數”。我們在古代風水文獻中也沒有發現說“四”是不吉利的數字,也沒有發現“八”是吉利的數字。“四”與“八”兩個數字的好壞源於現代南方某地的方言發音所導致的諧音而已。但是傳統文化即要繼承發展與創新其精華,也要擯棄其糟粕。我國舉辦的奧運會開幕式時間就定在2008年8月8日晚上8時零8分,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但是現在有些人,把一些數字隨意地牽強附會。比如說:四樓、十四樓由於帶有一個“四”字,買者寥寥無幾。十三樓由於受西方文化的某些影響,買者甚少。但是目前又出現了一些更不盡情理的也不符合傳統文化的奇怪現象。又比如說:過去都要搶購的八樓,卻不再要了,這是為什麼?因為有句成語叫“七上八下”,所以就有一些人牽強附會地、毫無理論依據地認為“七”是“上”;“八”不是“發”而是“下”了。我要指出的是中國傳統的風水文化,確實非常重視數字的合理應用,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歷史中也形成了為廣大民眾所接受的有關吉祥數字,但決不是像上述所舉買樓盤中所出現的那些現象中的凶與吉的數字問題。我在這裡舉一個典型的案例:我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去香港的一次房地產文化學術報告會上,就談到了這個問題。比方說:七樓真的好於八樓嗎?如果按這樣的思路來購置樓層,那麼所有的樓層都會出現嚴重的問題而根本不能做任何的購置。一樓二樓你敢買嗎?有成語說“一窮二白”。三樓四樓你敢買嗎?有“顛三倒四”的成語。四樓五樓你敢買嗎?有“四分五裂”的成語。六樓你敢買嗎?有“六親不認”的成語。七樓八樓你敢買嗎?有“七零八落、亂七八糟”的成語。九樓十樓你敢買嗎?有“九死一生、十惡不赦”的成語。那還敢買哪一層居住呢?是不是要回到原始社會,在地底下挖個洞穴去居住才吉利呢?我想任何有文化知識和有科學知識的人都不會去聽信那一套。
我們有些樓盤取消了“四”字、代之以“D”,也有將電梯中的有些數字取消或代之以其他數字,都是為了適應購買者的“趨利避害”的大眾心理,其中有它一定的合理因素。我們講購買住宅更應該注意的是:樓盤所處的地段區域,外部的相關環境因素,樓盤的整體布局,高低朝向,美觀實用以及室內的戶型結構、建造質量、用材質量等內部環境因素,這才是古今貫穿一致的住宅風水文化。在此,我衷心祝福各位購房者,能夠結合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科學知識購置到選址合理、布局科學、戶型適宜、質量上乘的“風水寶地”中的理想幸福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