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我國目前缺乏相應的文物保護 修復 規劃等專業教育專業人才缺乏

我國目前缺乏相應的文物保護 修復 規劃等專業教育專業人才缺乏

日期:2016/12/15 1:32:0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文物系統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座談會。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在會上向代表、委員介紹2012年國家文物局重點工作,並希望各位代表、委員關注、支持文物工作,在全國兩會上為文物事業的發展建言獻策。

    勵小捷首先向與會代表、委員簡要通報了2011年的文物工作情況和2012年工作安排。他指出,當前文物工作正面臨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一是近十年來,國家對文物保護的資金投入有了大幅度增長,在此基礎上要進一步建立健全文物保護經費不斷增長的科學投入機制。

    三是文物保護專業人才缺乏,我國目前缺乏相應的琉璃瓦文物保護、修復、規劃等專業教育,現有專業技術隊伍既無法適應文物保護規劃和項目實施的迫切需要,更難以滿足我國建設文化遺產強國歷史性任務的需要。二是文物保護工作與城鎮化進程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要盡最大努力處理好文物保護和利用的關系,使文物工作既服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又能切實保護和傳承好祖國優秀文化遺產。勵小捷說,文物系統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議提案質量高、辦結率和回復率高,歷年來已經得到全國人大、政協提案委員會的充分肯定。他希望各位代表、委員充分發揮參政議政作用,為文物工作和文化遺產事業的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共同推進文物事業健康發展。

    全國政協常委蘇士澍、委員張柏等十余位代表、委員表示,認真履行代表、委員職責,在全國兩會期間,積極參政議政,為推動文物事業發展獻計獻策。國家文物局機關各司室主要負責同志參加座談會。

    美銀美林贊助首都博物館《清敕修大藏經》經版的清洗工作正式啟動。《清敕修大藏經》,始刻於清雍正十一年(1733),完成於乾隆三年(1738),是我國保存至今唯一一套木板雕刻的漢文藏經,也是中國最後一部官刻藏經。全藏以《千字文》編號,自“天”字起至“機”字止,共724字,每字一函,每函10卷,共7240卷,雕成經版79036塊。

    也是中國最後一部官刻大藏經版。全書不僅有佛教經典,還收錄了元、明、清歷代高僧大德的章疏、論著、語錄、史傳和目錄等,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天文、地理、日常生活等諸多方面,具有極高的歷史、文獻和藝術價值。但由於歷史原因和自然折舊,目前僅存69410塊經版,其中20%以上還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壞,亟須修復保護。為此,首都博物館與北京邦普制版印刷有限公司組織北大考古文博學院的專家、首都博物館技術部相關專家、學者進行科學論證。

    美銀美林的“藝術保護項目”於2010年在歐洲、中東和非洲啟動,目前已經擴展到美國、亞太區及拉美地區。該項目通過向入選的非營利機構提供資金,對繪畫、雕塑、文物以及琉璃瓦古建築等文化遺產進行修復,從而保護全球藝術與文化領域的珍貴遺產。對於此次《清敕修大藏經》修復保護工程,首都博物館郭小凌館長表示,首都博物館此次在運作上積極探索現代化市場運營模式,在開拓文物保護的資金來源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對大規模的文物保護工作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