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管部門將整合香山地區文物資源 逐步恢復香山二十八景
日期:2016/12/15 1:32:0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古都風貌的修復,在內城將從城廓和中軸線做起。安定門、東直門、二環路這些曾經的城門、城牆已成為北京的交通要道,“退路還牆”並不現實。要靠什麼恢復“城”的輪廓?孔繁峙說:“主要是通過恢復節點上的關鍵琉璃瓦建築,讓人從感官上找回城的感覺。
為推進我國的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宣傳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重大意義,引導和帶動全社會參與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由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主辦的第五屆“薪火相傳——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年度傑出人物評選活動”啟動以來,各地文化文物部門積極推薦。
從地圖上,這些待修復的琉璃瓦建築和現存的正陽門城樓及箭樓和德勝門箭樓、護城河等基本可以勾勒出一個“凸”字結構。也要在交通和市政設施的允許下進行。”孔繁峙拿地安門舉例,“地安門原址現在是一處繁忙的十字路口,如果復建,對平安大街和地安門區域的交通影響較大,所以我們考慮復建雁翅樓。這相當於地安門的值房,所處位置是現在地安門大街兩側的綠化帶,有條件實現。
恢復城廓從南城開始,是因為北城受到故宮保護緩沖區限高的制約,新建築相對少。城東、城西整片保留的遺存相對少,更多彰顯了北京的現代魅力。今後,南城的部分新建築也將逐漸拆除,比如隨著天壇醫院的搬遷,天壇外將再現蒼松翠柏環繞的幽靜。近年來從各處搜集來的明城磚也將派上用途,有條件的地方將再現類似東便門城牆的景觀。該活動旨在通過評選對我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個人、文保團隊和貢獻單位,表彰先進,普及文化遺產保護理念,促進文保事業發展,推進社會和諧和文明進程。
如今,中軸線向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發起沖擊。本市將啟動中軸線沿線文物建築外觀整修工程,開展中軸線保護規劃研究,推動中軸線納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和相關申報工作,確定遺產申報名單、保護范圍緩沖區。大高玄殿乾元閣修繕、北海小西天萬佛樓與闡福寺大佛殿建築群修繕等重點保護工程有望啟動。也有文保志願者、人民教師、外國友人、海外華人等,還有一批大力支持或積極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的社會企業單位,參評者涉及社會各個階層。這說明我國的文化遺產保護的良好局面已經形成,全社會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已經得到提高。
一批名氣不大的歷史琉璃瓦建築將重振聲望。市文物部門將配合海澱區整合香山地區文物資源,逐步恢復“香山二十八景”,為香山歷史文化資源的整合開發與利用、恢復香山及周邊地區的歷史文化景觀創造條件。其中,始建於唐代的香山寺修復工程有望年內啟動。昌平區將對鞏華城周邊進行全面整治,對現存城牆遺跡進行修復保護,形成鞏華城文物遺址公園,恢復其歷史風貌。使文保人物及其事跡得到了廣泛的傳播,相關報道聚焦當前,放眼長遠,為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向縱深發展助力。